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
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
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
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
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家生活的日常场景,以及渔翁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开篇即点明了渔家的生活方式——以舟为伴,与水为邻,过着简单而自由的日子。接下来,“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两句,更是将渔翁的生活细节刻画得生动形象。竹竿钓鱼,荷叶作杯,简朴而富有诗意,体现了渔翁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一句,道出了渔翁的心境。他沉浸在溪边的乐趣中,远离尘世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则以一个小小的细节,进一步凸显了渔翁的随性与洒脱。在享受自然之乐时,连蓑衣都忘了收,足见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投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流露出的超然物外的情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萧史乘鸾去,千秋尚綵衣。
来陪双阙拜,行望五湖归。
故老争先睹,高堂谢夕违。
山迎秋晚翠,门映海东晖。
腰袅金重络,芙蓉画两旂。
舞疑天上别,歌听月中稀。
仙醴频添蚁,宫罗叠送绯。
一尊欢不尽,又逐彩云飞。
画帘花暖春云香,金尊酒满蒲萄光。
玉童双歌按清商,门前珠履来成行。
凤生三雏一雏翔,淩历紫清栖柏梁。
两雏膝下斑衣裳,春风对舞送霞觞。
山中之臞炼铅霜,洁身独立遗天常。
槁项黄馘同枯桑,人生七十齐高堂。
腰有绿绶怀银章,俯仰无愧终康强。
滑甘滫瀡供时尝,三山弱水是何方。
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
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
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
我行按辔为助喜,感叹欲去还徐行。
前年江南雨连月,百谷烂死秋无成。
去年山东仍苦旱,塍尾兆坼横庚庚。
室中啼呼道傍卧,岂有束穗酬深耕。
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
茫茫禹甸极四海,安得是处皆丰盈。
君不见紫瑶草,俱长物,惟有丰年妇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