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昙老》
《会昙老》全文
宋 / 释净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

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

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家生活的日常场景,以及渔翁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开篇即点明了渔家的生活方式——以舟为伴,与水为邻,过着简单而自由的日子。接下来,“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两句,更是将渔翁的生活细节刻画得生动形象。竹竿钓鱼,荷叶作杯,简朴而富有诗意,体现了渔翁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一句,道出了渔翁的心境。他沉浸在溪边的乐趣中,远离尘世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则以一个小小的细节,进一步凸显了渔翁的随性与洒脱。在享受自然之乐时,连蓑衣都忘了收,足见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投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流露出的超然物外的情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作者介绍

释净端
朝代:宋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其八

乾清前殿夜将分,万烛交光绚綵云。

传敕明朝散灯宴,词臣好进劝农文。

(0)

陆仪宾使还过吴省亲

萧史乘鸾去,千秋尚綵衣。

来陪双阙拜,行望五湖归。

故老争先睹,高堂谢夕违。

山迎秋晚翠,门映海东晖。

腰袅金重络,芙蓉画两旂。

舞疑天上别,歌听月中稀。

仙醴频添蚁,宫罗叠送绯。

一尊欢不尽,又逐彩云飞。

(0)

题书堂二小画·其二

蒹葭倚空未老,蓼花被水初红。

我觉蜻蜓得意,翾飞来往薰风。

(0)

季本清给事父母双寿

画帘花暖春云香,金尊酒满蒲萄光。

玉童双歌按清商,门前珠履来成行。

凤生三雏一雏翔,淩历紫清栖柏梁。

两雏膝下斑衣裳,春风对舞送霞觞。

山中之臞炼铅霜,洁身独立遗天常。

槁项黄馘同枯桑,人生七十齐高堂。

腰有绿绶怀银章,俯仰无愧终康强。

滑甘滫瀡供时尝,三山弱水是何方。

(0)

南雄北界南安民以负担为利数起争焉张公汝弼守南安为正疆界而二邦之讼息故诗语及之秋郊观稼

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

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

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

我行按辔为助喜,感叹欲去还徐行。

前年江南雨连月,百谷烂死秋无成。

去年山东仍苦旱,塍尾兆坼横庚庚。

室中啼呼道傍卧,岂有束穗酬深耕。

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

茫茫禹甸极四海,安得是处皆丰盈。

君不见紫瑶草,俱长物,惟有丰年妇子宁。

(0)

送沈良臣赴南雄守

南安旧俗思张守,又喜南雄得使君。

五岭封疆元不改,三吴人物并能文。

香凝画阁晨听事,风捲朱旗晓看耘。

正使勋名照青简,未须违远叹红云。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