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人犹贺,多金嫂便危。
男儿能自奋,安在有家为!
失火人犹贺,多金嫂便危。
男儿能自奋,安在有家为!
这首诗《有赠》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比“失火人”与“多金嫂”的态度,以及对“男儿能自奋”的呼吁,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失火人犹贺”,以失火这一紧急事件为背景,却以“犹贺”二字,揭示出人性中可能存在的冷漠或幸灾乐祸的一面。失火本是灾难,但有人却在其中寻找某种形式的庆祝,这种反常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中某些人对待危机的态度,或是对他人苦难的漠视。
次句“多金嫂便危”,则将视角转向了拥有财富的人。这里的“危”并非指实际的危险,而是比喻性的,暗示在道德、情感或精神层面的不安。拥有财富的女性(“多金嫂”)在面对危机时,其内心状态可能更加复杂和脆弱,这可能是对财富与幸福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思,或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隐喻。
后两句“男儿能自奋,安在有家为!”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也是全诗的核心思想。诗人强调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男性(“男儿”)都应该有能力自我激励,追求个人价值和目标,而不是仅仅依赖家庭或外部条件。这里不仅是对个体自主性的肯定,也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过于依赖家庭和社会资源,而忽视个人内在动力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探讨了人性、社会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个体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夜来霜拂帘旌,淡云丽日开清晓。
香猊金暖,冰壶玉嫩,佳辰寒早。
橘绿橙黄,袖红裙翠,一堂欢笑。
正梅妃月姊,雪肌粉面,争妆点、潇湘好。
莫惜芳尊屡倒。拥群仙、醉游蓬岛。
东床俊选,南溟归信,一时俱到。
鬓影摇春,命书纡锦,子孙环绕。
看他时归去,飞觞石涧,侍甘泉老。
鸦鸦林中雏,日晚犹未栖。
口衔山樱来,独向林中啼。
林中有鸦父,昔生六七儿。
一朝弃之去,空此群雏悲。
意谓父在林,还傍前山飞。
山中得山樱,欲来反哺之。
绕林复穿树,疑在叶东西。
东西竟无有,还上高高枝。
高枝仅空巢,见此涕沾衣。
复念营巢初,手足生疮痍。
朝飞恐雏渴,暮飞恐雏饥。
一日万千回,日日衔黍归。
今我羽翼成,反哺方有期。
如何天夺去,遂成长别离。
山樱正满枝,结子红琲肥。
而我不得哺,安用自啄为。
嗟嗟我薄祜,哺之固已迟。
尚有慈母恩,群雏且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