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芳开欲尽,落叶满林楸。
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
清游殊有碍,归兴浩难收。
何日逢开霁,天还解客愁。
晚芳开欲尽,落叶满林楸。
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
清游殊有碍,归兴浩难收。
何日逢开霁,天还解客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野风光图。开篇“晚芳开欲尽,落叶满林楸”写出了花瓣即将凋零,而树林间黄叶铺满的情景,通过对比鲜艳和枯萎的色彩,表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
接着,“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则描绘出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下降、风起叶落,同时伴随着细微的雨声,这些都是深秋时分明显的自然现象。"风色"一词尤为生动,形容了那股凉意渐浓的秋风。
第三句“清游殊有碍”表达了诗人在这季节中进行散步时所遭遇到的障碍,或许是因为落叶而滑的路面,或是心中的某种困扰。紧接着,“归兴浩难收”则透露出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不易平复之处,"归兴"意指归途的心绪,"浩难收"表达了这种情绪难以抑制。
最后两句“何日逢开霁,天还解客愁”则是诗人对未来某一天能遇到晴朗天气的期盼,同时也希望这样的好天气能够缓解他内心的忧虑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深秋的萧瑟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以及对未来美好天气的向往。
湖边乐色喧丝筦,湖上春风桃李晚。
使君招客试行乐,粉面如花照金盏。
知君好事已数往,想见清阴集飞伞。
倾家共寻一日胜,得醉宁论万金产。
谁怜有客扃户牖,坐抱穷肠读书懒。
登楼追望不堪东,一片飞虹挂愁眼。
盛乐宫前紫府君,开花流水不知春。
悠悠永叹坐石室,自有此山无此人。
我来婆娑弄明月,松声草色俱清新。
列仙元癯不佞佛,却语小谢求纶巾。
明经使者风生在,文字政须君等辈。
雁门雁美亦思归,讲肄还当寻马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