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行不尽、石径崚嶒。
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白雁叫苍冥。
清霜点鬓星。袅孤烟、沙迹寒汀。
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
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行不尽、石径崚嶒。
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白雁叫苍冥。
清霜点鬓星。袅孤烟、沙迹寒汀。
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
这首《唐多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山林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以“木落”暗示季节转换,山色因树叶凋零而显得不那么青翠,同时预示着道路的崎岖与艰难,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萧瑟与挑战并存的氛围。
“行不尽、石径崚嶒。”进一步描述了山路的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写出了诗人暂时停下脚步,在山前稍作休息的情景,然而即便是在短暂的休息中,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和轻薄的衣物带来的寒冷,体现了旅途的不易。
“白雁叫苍冥。清霜点鬓星。”通过白雁的叫声和霜白的鬓发,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感。白雁在广阔的天空中鸣叫,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清霜点鬓星”则暗示了诗人的年华已逝,岁月无情。
“袅孤烟、沙迹寒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凉的画面,袅袅升起的孤烟与寒冷的沙洲上留下的足迹,都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最后,“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向往,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心中仍怀有希望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唐多令》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挑战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