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四读书台》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四读书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庭散纸尾鹜,窗聚案头萤。

无端循除水,也学夜诵声。

(0)
翻译
庭院中纸屑像野鸭般散开,窗户内书案上的萤火虫聚集。
不知何故,水面上也模仿着夜晚读书的声音。
注释
庭:庭院。
散:散开。
纸尾鹜:纸屑像野鸭。
窗:窗户。
聚:聚集。
案头:书案上。
萤:萤火虫。
无端:无缘无故。
循除:沿着水流。
水:水面。
学:模仿。
夜诵声:夜晚读书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四)读书台》。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学者夜读图景。

"庭散纸尾鹜,窗聚案头萤。"

这里,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庭散纸尾鹜"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散落的纸张被风吹动,如同小鸟般跳跃;而"窗聚案头萤"则展现了窗前桌上的萤火虫聚集,仿佛学者书案上的灯光。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聯繫,传达出夜读时的宁静与温馨。

"无端循除水,也学夜诵声。"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读的情境。"无端循除水"可能是指清晨或夜间取水洗涤之事,这里则用以形容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寻求心灵上的净化;而"也学夜诵声"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效仿古人学习和背诵经典的声音。这里的“无端”与“也学”,既是对上下文意象的呼应,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知识追求与精神修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一个书生夜读时的心境和环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更有对个人内在世界的刻画,体现出古代士人对于学问与修养的重视,以及他们追求宁静、专注氛围以便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赠毛生兄弟从父守禦四川

綵袖双瞻难弟兄,锦江万里计修程。

舟行滟滪风生楫,家近蓬婆雪满城。

诸葛勋名新将略,二苏文采旧家声。

浣花溪上多才思,莫为驰驱废短檠。

(0)

登白塔寺有感二首·其二

昔人台馆此山隅,凤舞龙飞列帝居。

二百年来几惆怅,人间何地觅华胥。

(0)

奉饯湘王殿下之国

秋风江上锦帆开,荆国人瞻帝子来。

鸿雁九霄分雨露,鱼龙七泽避风雷。

丹砂不数淮南秘,词赋宁夸子建才。

民壮奠居藩辅重,年年来进寿尧杯。

(0)

入京五首·其四

大明宫阙势岧峣,万岁声呼山动摇。

金殿九重明日月,玉楼十二插云霄。

青丝马上王孙贵,丹毂车中赵女娇。

自是凤城春色好,祗将心事计渔樵。

(0)

题鹡鸰图

止则同原飞则鸣,野花芳草共怡情。

幽禽尚有相亲意,何况人间弟与兄。

(0)

别陆伯瞻

吕公矶畔汉江东,偶值云间陆士龙。

海上几年推独步,天涯今日又相逢。

江枫换色秋容老,山雨催诗别兴浓。

我向淮南君适楚,夕阳回首隔千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