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扶阳,阴乃是抑。卦位贵中,贱彼乃极。
阳过于极,虽刚吉匿。阴得其中,虽柔凶熄。
易道扶阳,阴乃是抑。卦位贵中,贱彼乃极。
阳过于极,虽刚吉匿。阴得其中,虽柔凶熄。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胡一桂的《四言诗十六首》之八,通过阴阳哲学探讨了事物发展的平衡与和谐。诗中以“易道”开篇,引出阴阳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强调了“扶阳抑阴”的原则,即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应促进阳性的力量,抑制阴性的力量,以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
“卦位贵中,贱彼乃极”,指出在易经的卦象中,居中的位置最为尊贵,而偏离中心则会走向极端。这里暗含了在处理事务时,应追求平衡与中庸之道,避免走向极端。
接着,“阳过于极,虽刚吉匿”,说明如果阳性的力量超过了极限,虽然表面上强硬,实际上却隐藏着危险。这警示人们在追求力量或发展时,要警惕过度,以免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最后,“阴得其中,虽柔凶熄”,强调了阴性力量在适度的情况下,可以带来平和与安宁,但如果过分软弱,则可能导致灾难。这反映了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保持适当的平衡,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阐述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一原则,以实现和谐与稳定。
久雨陂塘溃,田水绝涓滴。
筑堤焉可迟,插秧时候迫。
农家出丁壮,里粮从兹役。
朝伐象山竹,暮负乌溪石。
举锸多如云,挥汗不敢息。
虽无官吏呵,里正相督责。
慎毋怨里正,里正谋汝食。
努力莫告劳,报汝在秋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