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徐居厚寺簿·其一》
《挽徐居厚寺簿·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

学如开武库,材可壮明堂。

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

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0)
注释
海内:指全国范围。
标元礼:极高的礼遇或赞誉。
毫端:笔端,比喻文才。
子长:司马迁的字,这里借指杰出的史学家。
武库:古代储藏武器的地方,比喻丰富的知识宝库。
明堂:古代朝廷的正殿,象征显赫的地位。
蓬鬓:形容头发散乱,象征忧虑和岁月的痕迹。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汗青代指史书。
公死未应亡:即使他去世,他的精神和事迹不应被遗忘。
翻译
海内推崇他的大礼,笔端才华超越子长。
学问如同打开武库,才能足以支撑明堂。
忧虑和困苦使双鬓如蓬草,功名只在一封郡章。
历史必将流传他的佳话,他虽逝去但精神永无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英勇与功绩。开篇"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表明这位人物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才能如同剑锋一般锐利。"学如开武库,材可壮明堂"则形象地将他的学问比喻为军事力量,足以支撑起宏伟的殿堂。

接下来的"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显示这位人物在忧虑和困难中成长,他的名字如同县志上的佳话,为他赢得了荣誉。最后两句"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则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到了年迈仍旧精神奕奕,对于他的去世也感到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能力超群、英勇无畏的官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位人物深切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雪夜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一笑又艰阻,所向端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月。

一杯冻酒君莫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0)

即事戏答季一

斜阳着高柳,环堵半黄昏。

小圃三年旱,荒池一尺浑。

粗知诗有味,宁使妇无裈。

不信晁公子,犹招楚些魂。

(0)

呈愚上人

不能归续侍中貂,遂有声名伴老饶。

万里更行看騕袅,一枝才足赋鹪鹩。

诗囊磈礧君其漫,药裹侵寻我亦聊。

举目云天尽新语,殷勤收寄一牛腰。

(0)

又寄无逸信民

文字撑肠不疗穷,诗来想见左书空。

虽非问道暏狂屈,犹胜遗书访子公。

银杯久拚浮大白,桃花且看舒小红。

记取浮杯无剩语,他年说似马牛风。

(0)

用前韵寄商老

先生昔据道玄峰,咳唾珠玉家为空。

只今江西二三子,可到元和六七公。

双鬓只期他日白,千花犹是去年红。

须君吸尽西江水,不假扶摇万里风。

(0)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其六

故园雪树想彫零,却向毫端见典型。

梦破江南愁绝处,前村烟迥雨冥冥。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