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
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
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草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首句“官舍如何有草堂”,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接着,“野人熟处是难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记忆。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月光洒在池面上,山影倒映其中,风在栏杆边轻轻吹拂,带来一丝凉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则进一步展现了草堂周围的环境,幽深的小路穿过不同的花园,小舟在水面上轻轻划过,仿佛穿越了另一个世界,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最后,“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文书工作的厌倦,以及对草堂生活悠闲自得的满足,愿意将这一切烦恼置之度外,沉醉于自然的怀抱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渊明酷爱尊中酒,季子贫无负郭亩。
我生薄与二子同,俯仰人间亦缘口。
一室萧然仅容膝,毛颖陶泓自相友。
会心终日雌声读,排闷有时粗气吼。
感秋诗集名自宽,雕琢更惭非妙手。
篇章不工如子固,声名敢望星之斗。
宋生辄作过情语,十韵殷勤为跋后。
誉之韩柳谁敢当,意古语奇吾岂有。
何如操矛时入室,针我膏肓乃相厚。
床头周易深且神,毋惜往来论六九。
去岁还家秋正杪,今年行役暑初残。
同行壁上留题处,特下篮舆子细看。
罗生黄山来,从我梅溪游。
齿发最年少,学问能自修。
短檠照深夜,细字书蝇头。
大业心欲潜,遗编力旁搜。
新文有佳趣,日进殊未休。
吾愧河汾翁,子学常与收。
行将拭老眼,万里看骅骝。
一叶下庭皋,大火当西流。
遥望河阳云,俄登李膺舟。
交朋重惜别,挽袖终不留。
吾肠百鍊刚,亦作茧绪抽。
籍也不吾叛,寻盟定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