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
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
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
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
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
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于五山精舍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静谧与禅意。
首句“微风起山上”,轻柔的微风从山间吹来,为整幅画面添上了动态的美感。接着,“竹榻觉寒增”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竹榻上的诗人感受到寒意渐浓,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
“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烟雾缭绕仿佛连接着前世今生来世的梦境,而心如止水般清明,只有夜灯相伴,映照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诗人自比为逃避尘世烦恼的修行者,而月中的僧人则象征着深入禅定的境界,两者相互映衬,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阶前的菊花在月光下绽放,香气四溢,既清新又宁静,与整首诗的主题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夜宿禅舍时的心境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追求。
盘山绝远南西门,秋花强致佣真惛。
历历鹿鹿随车轮,十日离土伤本根。
长条缚急乾叶渴,水华土膏徒具存。
于嗟色态半憔悴,三嗅聊复投幽芬。
贤豪失路气沮丧,对此亦足伤心魂。
由来万物任遭遇,集有枯莞谁能论。
盘山上人争好善,恼花萎落怜佣贫。
敛钱买花不计直,花佣高唱归花村。
颒水祝花花不活,佣售弃物真称神。
君不见牛商楮贾利各在,阳翟大贾且贩秦,笑洴澼统徒终身。
秋风萧萧柳叶黄,邯郸旧梦今苍茫。
一鞭落日者何子,衣衔云水来潇湘。
茅店无声霜月起,又入千秋残梦底。
仙人示以紫琼岩,五色能令双目眯。
吞爻吐凤神往事,中心丹碧镌三字。
长安索米凡几春,逢人不敢宣灵秘。
楚馆宾筵引申白,揭剑乘车为上客。
云龙傅翼拔地飞,倏忽真落神仙宅。
晶帘十二裁清冰,银虬漏戛琉璃屏。
琼岩主人俨然在,再拜稽首称宗瀛。
幻情真境忽交会,梦垒直击邯郸碎。
相逢天外笑无言,蒙头枕藉乾坤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