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墙下一灯龛,旧事伤心未易谈。
十颂尚留禅髓在,诸方应作话头参。
高情写入阳春调,远望吟思落日酣。
魔种纷纷堪可笑,得君点破料知惭。
竹根墙下一灯龛,旧事伤心未易谈。
十颂尚留禅髓在,诸方应作话头参。
高情写入阳春调,远望吟思落日酣。
魔种纷纷堪可笑,得君点破料知惭。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和莆田陈宰筱塘庵韵》。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竹根、灯龛、禅语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竹根墙下一灯龛”,以竹根与灯龛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接下来,“旧事伤心未易谈”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事的感慨与哀伤,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十颂尚留禅髓在,诸方应作话头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对佛法的深入探索。通过“十颂”与“禅髓”的联系,以及“话头参”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也暗示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高情写入阳春调,远望吟思落日酣”两句,运用了音乐与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如同春天的旋律般悠扬,又如夕阳下的沉思般深邃。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其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最后,“魔种纷纷堪可笑,得君点破料知惭”两句,以幽默的口吻,对世俗的纷扰与诱惑进行了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智慧与真理的渴望。通过“得君点破”这一表述,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启示或指引,以帮助自己超越眼前的困惑与迷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法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寄迹临安久,思归夕梦频。
愁多难强醉,病苦故禁人。
夜短无清梦,年高叹幻身。
出中有道伴,云壑擅余春。
潜也忠良士,骞腾喜纵观。
主文收俊彦,学校益尊安。
台阁名闻久,交游意始宽。
佐时行拭目,正论耸朝端。
哀孤鸿,孤鸿杳何所。
坚冰合洞庭,积雪满南楚。
吊影破寒空,凄凉宿烟雨。
上林衰草暗池塘,衡岳居人杂豺虎。
县官下诏收箭工,缯缴高张求劲羽。
稻粱粒粒心输军,饮啄号呼困秋浦。
至今燕代满胡儿,每欲归飞畏弓弩。
畏弓弩,谁能为我驱胡虏。
胡虏驱除汉道昌,一身虽困忘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