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外晚萧萧,伊轧舟行过断桥。
两岸柝声敲夜月,一江帆影弄秋潮。
山川形势通三楚,裙屐风流忆六朝。
虎踞龙蟠名胜地,放怀我欲访渔樵。
金陵城外晚萧萧,伊轧舟行过断桥。
两岸柝声敲夜月,一江帆影弄秋潮。
山川形势通三楚,裙屐风流忆六朝。
虎踞龙蟠名胜地,放怀我欲访渔樵。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城外夜晚的宁静与沧桑。"晚萧萧"三字渲染出傍晚时分江面的凉意和微风轻拂的声音。"伊轧舟行过断桥"写诗人乘船经过破旧的桥梁,形象生动,传递出历史的痕迹。
"两岸柝声敲夜月"描绘了寂静的夜晚,唯有戍楼的更鼓声打破宁静,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一江帆影弄秋潮"则展现出江面上船只的孤独剪影,以及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山川形势通三楚,裙屐风流忆六朝"两句,诗人借山川形势感叹金陵作为古代三楚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同时追忆六朝时期繁华的文化风流,寓含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虎踞龙蟠名胜地"点明金陵的雄伟地势,"放怀我欲访渔樵"表达了诗人想要放开心怀,投身自然,去探寻渔夫樵子的生活,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喧嚣的疏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的山水风貌,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