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大行太皇太后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美。诗人首先称赞太皇太后的内心修养,认为她严格要求自己,品性高尚。接着,他提到太后对待百姓的宽容仁德,以及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对后辈的教诲,显示出她的谦逊和无私。
诗中提到“外家恩泽少”,暗示太后可能出身并不显赫,但她的贡献和影响超越了家族范围。而“先后礼容虚”则描绘了她在礼仪上虽有空缺,但其内在的美德更为重要。诗人还提到了太后的陵寝安排,以及她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册书的使用,体现了对皇家传统的尊重。
最后,诗人感叹太后的功绩无数,难以尽数,而给予的封号“四谥”(古代帝王、贵族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评价)似乎仍不足以完全概括她的伟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逝者崇高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御河冰消春欲暮,官船系著河边树。
河边日日送行人,挝鼓开帆尽南去。
潘郎作掾独未还,腰弓却度居庸关。
马上长歌一回首,关南树色青云间。
七月金山已飞雪,牛羊散漫行人绝。
夜深陡觉毡帐寒,酒醒只闻笳鼓咽。
丈夫莫恨不封侯,食肉须当万里游。
腰间拂拭黄金印,他日相逢尚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