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意无聊,默默北窗晚。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
方欣春易回,复叹岁难挽。
多病过从稀,转觉意疏懒。
三年窃君禄,循省每怀赧。
堂堂执法庭,岂合容樗散。
岧峣海上峰,苍翠如在眼。
老亲倚门望,游子何当返。
古道薄三公,归驾岂应远。
伏枕意无聊,默默北窗晚。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
方欣春易回,复叹岁难挽。
多病过从稀,转觉意疏懒。
三年窃君禄,循省每怀赧。
堂堂执法庭,岂合容樗散。
岧峣海上峰,苍翠如在眼。
老亲倚门望,游子何当返。
古道薄三公,归驾岂应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廷柱在病中所作,题为《病中偶成》。诗中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卧床时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深深忧虑。
首句“伏枕意无聊”,生动描绘了诗人病中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的状态。接着,“默默北窗晚”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两句,以生机勃勃的绿叶和即将消逝的温暖阳光,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方欣春易回,复叹岁难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叹。他既欣喜于春天的回归,又感叹岁月的难以挽留,这种情感的矛盾与复杂,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多病过从稀,转觉意疏懒”表明了诗人因疾病而减少社交活动,内心变得疏懒,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三年窃君禄,循省每怀赧”这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享受官禄,但时常反省,感到羞愧。这不仅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反映了他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
“堂堂执法庭,岂合容樗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称职的自责,认为在庄严的法庭上,自己这样的无能之人不应存在,流露出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岧峣海上峰,苍翠如在眼”通过想象中的海上高峰,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老亲倚门望,游子何当返”一句,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家中年迈的双亲,期盼着早日回家团聚,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家庭的思念。
最后,“古道薄三公,归驾岂应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同时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仍渴望回归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家庭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
又一番雨过,倚阁炎威,探支秋色。
前度刘郎,为故园一出。
黄发丝丝,赤心片片,俨中朝人物。
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
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荫浓,卜林香发。
尊酒相逢,看露花风叶。
跃跃静神,生生意思,入眼浑如涤。
更祝天公,收回积潦,放开晴日。
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
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
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
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
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
中兴规画,父老至今传。
六十年、山河未改,只芳菲、不断紧相联。
相将又,参陪宰席,还似当年。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
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
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
人物寥寥甚,禁许回旋。
愧我推挤不去,尚新官对旧,后任如前。
与故人饮酒,月露写明蠲。
叹书生、康时无计,谩忧思、时堕酒痕边。
且只愿、早休兵甲,长见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