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夜淹银烛,清歌发绮丛。
早莺娇自啭,乳燕语逾工。
试舞初移席,惊尘不受风。
灯前翻袖影,帘外印苔踪。
敛态看条脱,低鬟护守宫。
十千桑落后,三五月明中。
曲尽花俱发,春回雪正融。
还应输彼美,城北有徐公。
良夜淹银烛,清歌发绮丛。
早莺娇自啭,乳燕语逾工。
试舞初移席,惊尘不受风。
灯前翻袖影,帘外印苔踪。
敛态看条脱,低鬟护守宫。
十千桑落后,三五月明中。
曲尽花俱发,春回雪正融。
还应输彼美,城北有徐公。
此诗描绘了元宵佳节,一户姓徐人家的小鬟在烛光下试舞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轻盈的姿态与舞动时的光影效果,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和谐。通过“早莺”、“乳燕”的生动比喻,不仅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舞者如同春日新燕,充满活力与生机。诗中“灯前翻袖影,帘外印苔踪”,将舞者舞动时的袖影与窗外的苔痕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最后,“还应输彼美,城北有徐公”一句,既是对舞者才艺的赞美,也暗含对徐家主人的敬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推崇。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艺术表现力。
风静波恬没是非,雨蓑烟笠当冠衣。
移将兰棹垂纶去,钓得金鳞带月归。
到处茅柴赊可准,有时莼菜滑仍肥。
旁人道是忘机叟,到底从来不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