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直北阻雄关,万壑千峰杳霭间。
玉垒参差烟雾出,银河错落斗杓环。
怙恩逆虏犹堪抚,授节元戎且未还。
此地由来天设险,登临聊复一开颜。
燕台直北阻雄关,万壑千峰杳霭间。
玉垒参差烟雾出,银河错落斗杓环。
怙恩逆虏犹堪抚,授节元戎且未还。
此地由来天设险,登临聊复一开颜。
这首明代符锡所作的《紫荆关漫兴》诗,描绘了紫荆关一带壮丽而险峻的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
首联“燕台直北阻雄关,万壑千峰杳霭间”,以燕台为引子,点明紫荆关位于北方,雄伟壮观,周围环绕着万壑千峰,云雾缭绕,景象幽邃。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紫荆关描绘得气势磅礴,令人向往。
颔联“玉垒参差烟雾出,银河错落斗杓环”,进一步描绘了紫荆关周围的自然风光。玉垒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银河般的溪流在山间蜿蜒流淌,斗杓星则在夜空中错落排列,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丽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紫荆关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自然美。
颈联“怙恩逆虏犹堪抚,授节元戎且未还”,转而触及历史与现实的主题。这里的“怙恩”意为倚仗恩泽,“逆虏”指的是叛乱者或敌人,“授节元戎”则是指授予军事将领权力。“且未还”暗示着某些将领尚未归来,可能是在平定叛乱或守卫边疆的过程中。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当前局势的关注,既有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也蕴含着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尾联“此地由来天设险,登临聊复一开颜”,总结了紫荆关作为天然险要之地的地位,并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登高远眺时的心情。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站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前,心情得以暂时舒展,展现出一种豁达与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紫荆关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长日胡为度,翻囊阅旧诗。
渭南虽乃祖,脩水是吾师。
论自唐虞远,名繇屈宋垂。
相传均一体,所得乱他岐。
智凿空奇字,天成在达辞。
江山真末助,学问本深基。
性癖端渠似,穷工殆我欺。
谁能钓时誉,聊以慰朝饥。
入境能知政,昔闻今信然。
吾行万安道,颇识令君贤。
阡陌东西隔,人家远近连。
针青秧出水,穗长麦摇烟。
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废鞭。
幽啼催谷布,午霁起蚕眠。
檄罢追呼扰,民争赋入先。
太平真有象,循吏可无前。
径欲捐五斗,从之受一廛。
经行嗟阻免,少日待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