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感旧四首·其一》
《又和感旧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三世高枝折广寒,谓宜挽致道家山。

使君紫马重临郡,柱史青牛亦出关。

占籍喜居廉让里,操觚悔记太平寰。

新篇犹觉波澜阔,堪笑持竿向浅湾。

(0)
注释
三世:指历史上的三个时代。
高枝:比喻有才德的人。
广寒:指月宫,象征清高之地。
挽致:邀请,引至。
道家山:道教圣地或隐逸之地。
使君:古代对太守、知府等地方官的尊称。
紫马:古代高级官员的坐骑,象征权贵。
重临:再次来临。
柱史: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青牛:象征智慧或隐逸生活。
出关:离开居所,可能指离开京城任职。
占籍:登记户籍。
廉让里:崇尚谦让的社区。
操觚:执笔写作。
太平寰:太平盛世的世界。
新篇:新的文章。
波澜阔:意境深远。
持竿:持钓鱼竿。
浅湾:浅水区,比喻平淡无奇的地方。
翻译
三代以来的高士被折断在广寒宫中,被认为应该把他们请到道家的名山胜地。
知府乘坐紫色骏马来重新莅临郡城,掌管文书的官员也骑着青牛出关而来。
登记户籍时,他欣喜地居住在崇尚谦让的社区,握笔记录下太平盛世的景象。
新创作的文章仍然觉得意境开阔,真可笑有人拿着钓竿去浅水湾垂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感旧四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世高枝折广寒"一句,通过树枝被风雪所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谓宜挽致道家山"则是说应将这份怀旧之情引导至道家山,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或理想状态。

"使君紫马重临郡"和"柱史青牛亦出关"两句,描绘了一种盛世景象。使君骑着紫色的骏马再次来到郡中,柱史乘坐青色的牛车也从城门中走出来,这些都是古代官员出行的壮观场面,显示了作者对于往日荣华生活的回忆。

"占籍喜居廉让里"表达了作者对现在平静生活的满足。"操觚悔记太平寰"则是说手持笔墨,反思过去在太平寰中的点点滴滴,这里的“太平寰”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期或空间。

最后两句"新篇犹觉波澜阔,堪笑持竿向浅湾"则表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期待。尽管新的诗篇仍旧感觉到距离理想尚远,但他依然能够笑着拿起钓竿,向着那平静的海湾前进,这里的“新篇”指的是作者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的文学创作。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天台山中十首·其三

面对香炉峰,朝昏起云雾。

飘飘无定形,忽被风吹去。

去去还复留,半挂长松树。

悠然会我心,政自有佳趣。

(0)

送江西益禅人

世路今方隘,情亲别更难。

孤篷和雨宿,十月渡江寒。

诗到愁时涩,书来约岁阑。

青青狼伍寺,何日共阑干。

(0)

中秋

今夜中秋月,相看异楚江。

侵阶如有雪,透屋欲无窗。

鹊为无枝绕,钟因得句撞。

不知风露冷,吟到影成双。

(0)

霅城

苕霅频年梦,今秋始一过。

水霾寒气早,山出晚晴多。

巷陌喧菱市,楼台接棹歌。

一般清绝处,城里见渔蓑。

(0)

重阳乏酒

黄花冷笑竹篱边,笑我床头乏酒钱。

带雨折来无用处,碎挼金屑和茶煎。

(0)

赠临上人

绕湖山叠翠,师住最高层。

野偈书林叶,茶铛煮涧冰。

松筠为道友,日月是禅灯。

傥许分峰隐,甘为有发僧。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