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
谩与篱花争晓色,肯教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郤家墙。
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
谩与篱花争晓色,肯教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郤家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山林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与赞美。开篇"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两句,以西风为引,勾勒出碧绿的莲房和风中的山谷景色,"拆麝囊"则是形容岩石之美,仿佛岩石间有如同麝香般芬芳的气息。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谩与篱花争晓色,肯教盆蕙压秋芳"两句,写出了花朵在晨曦中竞相绽放,与秋天的花卉争妍斗艳。这里的"谩与篱花"指的是花朵与围栏间的亲密互动,而"肯教盆蕙压秋芳"则是说这些花朵愿意以自身的芬芳来压倒其他秋季的花卉。
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两句。这不仅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也表达了对桂花绝妙美丽与馥郁芬芳的赞叹。这里的"月中有女曾分种"是指传说中的月宫女神曾经在人间播下桂种,故而这桂花具有不凡的来历;"世上无花敢斗香"则强调了桂花独一无二的美妙与芬芳。
最后,以"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郤家墙"两句收尾。诗人通过这两句,暗示读者要识别出这桂树非同凡响,它的根基深厚,与常花异质;同时,也描绘了一枝独秀的桂花在家墙旁边开放的情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