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松柏似龙蟠,象纬高垂列汉官。
万里乾坤留剑舄,百年丰镐见衣冠。
只今南粤虚传译,闻道西羌未解鞍。
文帝威灵终在眼,秋风霜露不胜寒。
长陵松柏似龙蟠,象纬高垂列汉官。
万里乾坤留剑舄,百年丰镐见衣冠。
只今南粤虚传译,闻道西羌未解鞍。
文帝威灵终在眼,秋风霜露不胜寒。
这首诗描绘了长陵(汉代皇帝陵墓)的松柏苍劲,如同龙蛇盘绕,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象纬高垂列汉官”一句,暗示了陵墓周围排列的官员雕像,体现了昔日皇家气象。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万里之外的疆域,提及剑舄(古代帝王的遗物),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追忆。
诗人感慨于南粤之地的传说已非实,西羌地区似乎仍未平定,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边患的现实。最后,他以文帝(汉文帝刘恒)的威灵为依托,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忧虑,认为尽管历经秋风霜露的严寒,文帝的精神犹在,寓意着历史的传承与责任的延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金关叩户,玉锁扁门,闲里不做修持。
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
睡则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
每依时,这功夫百日,只许心知。
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
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慈。
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
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