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
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
花光笼晚雨,树映浸寒塘。
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
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
花光笼晚雨,树映浸寒塘。
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和接近自然的愿望。"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云山给予他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他的心灵得到滋润,感到时光的流转。
"花光笼晚雨,树映浸寒塘"这一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花光在晚雨中变得柔和而迷离,树影则映照在清冷的水塘之上,这一切都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
最后两句"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表达了诗人虽然偶尔登高远眺,但内心对于归隐的渴望并不迫切。这里的“不忙”不仅是行动上的从容,更是心态上的宁静和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蒐材于覆军,得士岂能勇。
纷纷下第人,辇下聚秋蠓。
长安非我家,道路正汹汹。
对酒思貂裘,将车愁铁笼。
开门一客至,下马千言涌。
要我孱夫笔,佐彼军事冗。
我方嗒焉丧,闻言三曲踊。
走告王与钱,壮语相怂恿。
亦有尼行者,嗫嗫儿女恐。
人生取快意,失蜀匪望陇。
儒冠裹人头,终古茧居蛹。
卷书市鞍辔,僮仆日夜董。
偕行有三子,通名交揖拱。
同是毷氉身,相看一笑唪。
临水结茅庵,位置自清旷。
芙蕖若亲人,灼灼窗前放。
布席面澄波,遥峰淡相向。
酒酣一散步,烟际闻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