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簿领山东刘,家住营丘山之幽。
读书山中松桂秋,自言嘉遁胜宦游。
寒光落日低草树,绿野平芜接蹊路。
书楼远在山深处,下视人寰莽回互。
有时清诵落涧谷,山风萧萧壑云暮。
山风忽吹牙签落,壑云不掩红光露。
世间清乐在山居,人生真乐惟拥书。
山中拥书乐其乐,求如君者能几欤。
梅边隐君得隐趣,执笔写景成画图。
披图浩叹非故吾,箠楚未脱勾稽拘。
何当拂袖归林庐,携书我欲君与俱,秋山猿鹤惊相呼。
龙川簿领山东刘,家住营丘山之幽。
读书山中松桂秋,自言嘉遁胜宦游。
寒光落日低草树,绿野平芜接蹊路。
书楼远在山深处,下视人寰莽回互。
有时清诵落涧谷,山风萧萧壑云暮。
山风忽吹牙签落,壑云不掩红光露。
世间清乐在山居,人生真乐惟拥书。
山中拥书乐其乐,求如君者能几欤。
梅边隐君得隐趣,执笔写景成画图。
披图浩叹非故吾,箠楚未脱勾稽拘。
何当拂袖归林庐,携书我欲君与俱,秋山猿鹤惊相呼。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题彦璋刘簿秋山读书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龙川簿领山东刘”,点出主人公刘簿的身份,他是来自山东的官吏,但诗中更侧重于他的隐逸生活。刘簿居住在营丘深山之中,享受着松桂飘香的秋日读书时光,他认为这样的山居生活比仕途更为惬意。
“寒光落日低草树,绿野平芜接蹊路”描绘了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洒在山间,草木显得更加宁静,小径蜿蜒通向远处的书楼,隐含着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诗人赞赏刘簿的清诵声回荡在涧谷之间,山风萧瑟,壑云缭绕,增添了神秘和深沉的氛围。
“世间清乐在山居,人生真乐惟拥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沉浸书海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刘簿在山中拥有书籍,享受着这份乐趣,诗人感叹能有如此心境的人实属罕见。
最后,诗人提到梅边的隐逸生活,感叹自己虽然有志于归隐,但仍受世俗事务牵绊,希望能与刘簿一同归隐山林,共享读书的乐趣,秋山猿鹤的呼唤似乎也在召唤他们回归自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