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一片石,重峦八面回。
影枕碧波月,身駮锦纹苔。
岝㟧金峰隐,玲珑翠碧开。
玉露浮仙掌,丹霞照天台。
云静莲花出,星虚织女来。
相门题品旧,坚贞冠古才。
太湖一片石,重峦八面回。
影枕碧波月,身駮锦纹苔。
岝㟧金峰隐,玲珑翠碧开。
玉露浮仙掌,丹霞照天台。
云静莲花出,星虚织女来。
相门题品旧,坚贞冠古才。
此诗描绘了一块太湖石的奇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太湖石的形态、色泽、光影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太湖一片石”,简洁明了地引入主题,点明了太湖石的来源。接下来,“重峦八面回”一句,通过“重峦”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太湖石多面、层次丰富的立体感,而“八面回”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形状的复杂多变。
“影枕碧波月,身駮锦纹苔”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太湖石置于月光下的碧波之中,其身影仿佛是月光的枕头,而其表面则布满了如同锦缎般的苔藓纹理,生动地展现了太湖石的质感和美感。
“岝㟧金峰隐,玲珑翠碧开”两句,继续描绘太湖石的形态,将其比作隐藏在翠绿山峰中的金峰,同时又以其玲珑剔透的特点,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玉露浮仙掌,丹霞照天台”两句,通过“玉露”、“仙掌”、“丹霞”、“天台”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意境,赋予了太湖石以神话般的色彩,使其更加神秘而迷人。
“云静莲花出,星虚织女来”两句,以静谧的云层中莲花的绽放和织女的降临,象征着太湖石的静美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太湖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相门题品旧,坚贞冠古才”两句,不仅赞美了太湖石的坚贞不屈,还将其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太湖石品格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儿汝来前,吾与汝言,汝知否乎。
自吾家种植,诗书之外,略无一毫,薏苡明珠。
□□□□,齑盐旦暮,三世儒冠出此涂。
长安道,汝父兄叔们,几度齐驱。
如今侧足横舒。
看一领青衫似摘须。
这衫儿着了,要须徐称,莫教黄嘴,暗里揶揄。
剌史家声,拾遗直节,要你心情似得渠。
心期处,似献之忠孝,更着工夫。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
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
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
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
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
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
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
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流水易换,客梦迷烟草。
回首望高城,记西山、重重翠扫。
横塘秋水,云锦万荷莲,思往日,对薰风,沉醉花前倒。
而今青镜,白发催人老。
后会一尊同,放元龙、座中吟啸。
虚名误我,依旧广文寒,归来好。
酒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