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入舟如槛猿,坐卧不稳心苦烦。
夜泊梦打鼍鼓破,昼行饮泼风帆翻。
奈何千里遂蹈海,安得一朝长闭门。
我生栖栖何为者,桃梗岂闻土偶言。
束身入舟如槛猿,坐卧不稳心苦烦。
夜泊梦打鼍鼓破,昼行饮泼风帆翻。
奈何千里遂蹈海,安得一朝长闭门。
我生栖栖何为者,桃梗岂闻土偶言。
这首清代诗人崔适的《舟中作》描绘了舟行生涯的艰辛与内心的苦闷。诗人以"束身入舟如槛猿"起笔,形象地刻画出自己如同被囚禁的猿猴般在狭窄的船舱中难以舒展,坐卧不宁,表达了对舟行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烦躁。接下来的两句"夜泊梦打鼍鼓破,昼行饮泼风帆翻"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危险,夜晚的恶梦惊扰,白天的风浪颠簸,都让诗人感到不安。
诗人感叹"奈何千里遂蹈海,安得一朝长闭门",表达了对远离陆地、漂泊无定生活的无奈,渴望能有一日能够归隐或静止下来。最后,诗人以自问"我生栖栖何为者",质问自己的人生为何如此奔波不定,暗示了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同时也借用了桃梗和土偶的典故,寓意自己的命运如同无根之木,不知所终,无法掌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舟中生活的艰辛以及对自由和安定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和情感深度。
我行初无折简招,出门十里未觉遥。
憩装萧萧北崦寺,策蹇渺渺西村桥。
眉头那可遣愁到,舌本正要著酒浇。
寒风朝作入裘褐,荒祠暮过奠桂椒。
平郊烟敛见聚落,细路日落逢渔樵。
安得丹青王右辖,为写此段传生绡。
城楼画角吹晚晴,梅花堕地草欲生。
绮盘翠杓春满眼,我胡不乐君将行。
君归吾党共增气,往往怪我衰涕横。
我来江干旧交少,见君不啻河之清。
北风共爱地炉暖,西日同赏油窗明。
微吟剧醉不知倦,坐阅汉腊逾周正。
君文雄丽擅一世,凛凛武库藏五兵。
酸寒如我每自笑,顾辱刻画为虚声。
乃知好士如好色,遇合不必皆倾城。
君方与世作水镜,如此过许人将惊。
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失言议罚不可缓,敬白府主浮金觥。
君看失脚落尘土,岂复毫发馀诗情。
自伤但似路旁堠,雨剥风摧供送迎。
三百六十日,安可日日愁。
四百八十寺,要须寺寺游。
云门若耶间,到处可淹留。
金像閟古殿,霜钟发重楼。
临涧见鱼跃,穿林闻鹿呦。
亦有疏豁处,白鹭下绿畴。
僧固非尽佳,终胜从公侯。
夜阑煎蜜汤,岂不贤杯瓯。
泽居厌溽暑,慨思风露秋。
晴雨俱可人,亦莫占鸣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