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峰前老禅叔,搜罗风月归岩谷。
胸中有句吐无声,写作生绡三四幅。
万景峰前老禅叔,搜罗风月归岩谷。
胸中有句吐无声,写作生绡三四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禅师在万景峰前徜徉的情景,表达了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搜罗风月归岩谷"一句,既写出了禅师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现出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胸中有句吐无声"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有许多想要表达的情感,但却又难以言说,只能通过笔墨来表达。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体验,他们往往借助于书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写作生绡三四幅"则具体展示了诗人如何将内心的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生绡"一词形容笔触生动,给人以自然流露之感。这里所谓的"三四幅",可能指的是诗人创作了一系列与万景峰风光相关的画作,每一幅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思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具备禅意又富含文人情怀的艺术境界。
宦途声称旧便蕃,朝列皆推比竝难。
受任已过唐刺史,结衔犹是汉郎官。
遥知万井嗟何暮,酷爱诸峰病亦看。
老大情怀更多感,相思重叠倚危栏。
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
活人性命由百谷,还须着意在耕农。
自有奸民逃禁律,农夫倍费耕田力。
青巾短褐皮肤乾,不避霜风与毒日。
暮即耕兮朝即耘,东坻南垅无闲人。
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贫。
天意昭昭怜下土,英贤比迹生寰宇。
惩奸济美号长材,来救黎元暗中苦。
我闻愍农之要简而平,先销坐食防兼并。
更禁贪官与豪吏,愍农之道方始行。
久客倦惊魂,田居乞暂安。
义宁忘力学,贫要奉亲欢。
枕外河声老,门前野色宽。
支流狂绕砌,丛苇品当栏。
书叶招邻彦,扶筇话肺肝。
吟怀难契遇,醉语动辛酸。
隐几岁时变,凭轩雷雨残。
致君须有分,会此掷鱼竿。
几年天柱居,韬光外浮世。
禅心混沌先,诗思云霞际。
山雪涤茶鐺,谿泉濯祖毳。
富德鄙利徒,贵道轻权势。
竹牖晴长开,松扉夜不闭。
霜严庭树萎,雨暴龛灯翳。
红叶遇寒烧,白头逢暖剃。
终期为近邻,清话素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