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高处遍蔷薇。烂漫红英映夕晖。
月下朦胧疑覆锦,赚郎收拾刺郎衣。
粉墙高处遍蔷薇。烂漫红英映夕晖。
月下朦胧疑覆锦,赚郎收拾刺郎衣。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花在夕阳下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月光下蔷薇花的朦胧之美,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氛围。
首句“粉墙高处遍蔷薇”,以“粉墙”为背景,突出蔷薇花的生长环境,高高的墙面衬托出蔷薇花的繁茂与生机。接着,“烂漫红英映夕晖”,描述了夕阳下蔷薇花盛开的场景,红艳的花朵在金色的阳光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展现出一种热烈而灿烂的生命力。
“月下朦胧疑覆锦”,转而描写月光下的蔷薇花,朦胧的月色使得花朵仿佛覆盖了一层锦缎,增添了几分梦幻与神秘的气息。这里运用了“疑覆锦”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蔷薇花的华美与细腻质感。
最后一句“赚郎收拾刺郎衣”,则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暗示了蔷薇花虽然美丽,但其尖锐的刺也提醒着人们要小心接近。这句话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巧妙地表达了对蔷薇花既爱又怕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捕捉了蔷薇花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瞬间,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
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
擎空孤柱。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
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
不知还是何处。
倩谁问、凌波轻步。
谩凝睇、乘鸾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
莫须长笛吹愁去。
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
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
鸿宾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
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
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
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
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
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
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
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
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
人生有至乐,主善以为师。
善端本固有,乐处亦自知。
我思舜之徒,难鸣日孳孳。
箪瓢在陋巷,颜氏其庶几。
之子芝兰室,书传为箴规。
量力行好事,固穷无妄为。
何似安乐窝,受用尧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