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署联趋供奉班,又持使节祀名山。
求仙曼倩楼船远,谕蜀相如驷马还。
夜雨烛消松阁冷,春风花落版舆閒。
汉廷通显皆儒术,深望倪宽蚤入关。
玉署联趋供奉班,又持使节祀名山。
求仙曼倩楼船远,谕蜀相如驷马还。
夜雨烛消松阁冷,春风花落版舆閒。
汉廷通显皆儒术,深望倪宽蚤入关。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天寿节送倪仲恺翰林代祀龙虎山(其二)》描绘了倪仲恺翰林在天寿节期间代表皇帝祭祀龙虎山的场景。诗中首先提到倪氏参与朝廷的重要活动,显示出他的尊贵地位和职责。"玉署联趋供奉班"形象地展现了他随从众多,步入宫廷供奉行列的庄重气氛。
接着,诗人以汉代典故来比拟,提及张曼倩(即东方朔)出使远方的遥远旅程和司马相如归来的豪华场面,暗示倪仲恺此行的使命重大且带有神秘色彩。"求仙曼倩楼船远,谕蜀相如驷马还"这两句富有诗意,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神仙的虔诚追寻和对国家使命的完成。
夜晚的祭祀仪式在"夜雨烛消松阁冷"中显得寂静而肃穆,春风吹过,花落版舆,展现出一种闲适与宁静,与祭祀的庄重形成对比。最后,诗人强调了倪仲恺所代表的儒家学识在朝廷中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倪宽早日完成使命,回归关内的深深期待。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既赞美了倪仲恺的才学和使命,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天工着意初放花,三英凛凛真一家。
镂冰点酥更团蜡,始信功深解生物。
临风却嗅心自知,粲兮粲兮哦古诗。
几年刻玉但成叶,一笑真同长康绝。
得非仙种来神山,为伴老子终朝眠。
岁寒得友不忍去,且对众香勤觅句。
鼎分风月俱可人,如陈窦刘人所君。
诗场战罢戢干越,尽扫色尘歌一钵。
淅沥排炎暑,潺湲弄晚晴。
不知来远近,常作对床声。
春去无踪绿满堤,空移征棹过涟漪。
自惊朱墨抽身晚,不及青红倒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