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
眼界己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
试寻橹响惊时变,却听猿啼与旧同。
万事须臾成坏里,我来阅世一初终。
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
眼界己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
试寻橹响惊时变,却听猿啼与旧同。
万事须臾成坏里,我来阅世一初终。
这首诗《冷泉亭》由宋代诗人毛友所作,通过对冷泉亭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描绘了冷泉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诗人站在山中,面对着山势,亭子之外又有一座亭子遮挡视线,营造出一种幽静、隐蔽的氛围。
颔联“眼界己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通过观察四周的景象,他感到视野开阔,心中没有了任何障碍,仿佛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的愿望。
颈联“试寻橹响惊时变,却听猿啼与旧同”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船桨划水的声音和猿猴的啼叫,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尽管外界在变,但某些事物的本质或情感却依然如故,体现了诗人对永恒不变之美的追求。
尾联“万事须臾成坏里,我来阅世一初终”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在瞬息万变之中,无论是好是坏,最终都会归于平静。诗人来到这里,既是阅尽世事的一次旅程的开始,也是其内心世界的一次净化和升华。
整体而言,《冷泉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佳作。
万物皆忌盈,山水宁厌取。
自开原山泉,中园坼水府。
出纳皆汇陂,势无百里土。
譬犹建中州,四澨分条缕。
黯淡原山崖,窟根互撑拄。
石气入青林,幽姿为云雨。
南屏镜中悬,一一类天姥,春莼丝就搴,秋鱼鳞堪数。
往往花港船,清樽随棹舻。
过阁侣常集,岫月待初吐。
长笛碧烟收,如闻潜蛟舞。
万象纷濛濛,光炯鉴可睹。
岸疑留遗佩,洞欲摘石乳。
幽胜固非一,物色兼草莽。
江汉有覆舟,他山多贙虎。
消息懒服食,何羡生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