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采菊未悠然。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采菊未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蛮触无休日",意指与世隔绝,没有被世俗纷扰所烦恼,每天都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菟裘有别天"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拥有另一番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抚松非已矣",这里的“松”可能指代长寿或坚韧不拔,而“非已矣”意味着还未到达那样的境界。"采菊未悠然"则是说诗人尚未达到像古时隐者那样悠闲自得地采摘菊花的状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愿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还未完全达到的遗憾。杨万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既有距离感又不乏亲切感的山居图景。
黄鹤山樵已仙去,风采惟留画中趣。
几回把玩欲招呼,海阔天高不知处。
但见一亭临大河,远峰对面如青螺。
孤洲水花晚色净,疏林落叶秋声多。
少年我忆游江汉,好山最喜推篷看。
迩来寄足尘海中,梦魂长到黄芦岸。
考功家近七闽山,雅怀亦似水云閒。
题诗不尽莼鲈兴,何日相期解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