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蔼晴芬,游人暖欲曛。
白飞天际鸟,红起海东云。
酒旆遥相指,渔歌断更闻。
野塘春水黑,科斗自成文。
花气蔼晴芬,游人暖欲曛。
白飞天际鸟,红起海东云。
酒旆遥相指,渔歌断更闻。
野塘春水黑,科斗自成文。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朝时节,徒步赏花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花气蔼晴芬”,以“蔼”字形容花香弥漫,晴朗的阳光下,花香更加浓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游人暖欲曛”一句,写出了游人在温暖的春日里漫步赏花的情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他们的欢愉与满足。
“白飞天际鸟,红起海东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天空中飞翔的白鸟与东方升起的红云,色彩鲜明,动态感十足,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酒旆遥相指,渔歌断更闻”则转为对远处景象的描写,酒旗在风中摇曳,指引着行人的方向;远处传来渔歌,时断时续,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野塘春水黑,科斗自成文”描绘了一幅春水荡漾的画面,野塘中的春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黑色的蝌蚪在水中自由游动,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韵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以及徒步赏花时的愉悦心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作品。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百事不能能荷锄,不锄菜畦锄芋区。
身存那用十年相,陂坏且为凶岁储。
百事不学学作诗,不作白纻作竹枝。
黄陵庙前风浪恶,青衣渡口行人悲。
老病闭门常愦愦,芋不复锄诗亦废。
客来剥啄唤不应,一味人间占闲退。
今朝一日三倒床,叹息春昼如年长。
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