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直上翠微颠,巾舄飘飘谢俗缘。
想见灵台光一点,皎如明镜在中天。
凌空直上翠微颠,巾舄飘飘谢俗缘。
想见灵台光一点,皎如明镜在中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凌空而上,远离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场景。首句“凌空直上翠微颠”生动地展现了道士超越凡尘,向高处攀登的情景,翠微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至高境界。第二句“巾舄飘飘谢俗缘”进一步强调了道士摆脱尘世束缚的决心,巾舄是道士的服饰,飘飘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其轻盈自在的状态。接下来,“想见灵台光一点”则暗示了道士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光明,灵台代表心灵深处,光一点象征着智慧或精神的光芒。最后一句“皎如明镜在中天”以明镜比喻道士内心的清明与纯净,如同中天之镜,明亮而清澈,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精神境界的高度赞美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道教修行者追求精神自由与纯净的崇高理想。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终古难死。
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
忆结发恩深,泪痕如洗。应无悔。
黄泉碧落,追寻两地。日暮。
啼煞杜鹃,早芳魂一缕,随即归去。
璇闺完大节,女贞花、留芬彤史。坤维正气。
似古井澄清,波澜不起。歌楚些。
冢间松柏,定生连理。
意绪恹恹,无可奈、昼长人困。
镇日里、春阴黯澹,空庭悄静。
嫩绿如茵铺鲜砌,落红成阵迷芳径。
知连朝、细雨酿春寒。清明近。花易谢,春将尽。
人易老,时偏迅。惹闲情万种,工愁善病。
人面东风空结想,年华流水都成恨。
古今来、薄命属红艳,真堪信。
嫦娥爱客。怕素月一天,人眷乡国。
何处琼楼玉宇,露华空白。
八荒都入西风里,说良宵、阴晴共色。
蛰虫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渡浩劫,辽空四碧。
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圆人健,此情谁觅。
悠悠独秀峰头路,泛花潭、先办蓑笠。
所思何限,燕山吴水,旧交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