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三》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笑谈容易发仓囷,全活生灵百万人。

十五年来山里坐,不妨来此越精神。

(0)
注释
笑谈:轻松愉快的谈话。
仓囷:粮仓,这里比喻财富或资源。
全活:保全救活。
生灵:生命,这里指人。
百万人:极言数量多。
十五年来:过去的十五年。
山里坐:在山中度过。
不妨:何妨,不妨碍。
越精神:更加精神焕发。
翻译
轻松谈笑间,仓库充盈救众生。
十五年深居山中,来到此处精神焕发。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和平生活向往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的诗句。"笑谈容易发仓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场景,其中“仓囷”指的是粮仓,意指通过轻松的谈话就能解决粮食问题,体现了诗人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民的关怀。

"全活生灵百万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渴望拯救众生的愿望,“全活”意指拯救,"生灵"指的是人的生命,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广泛的爱心。

"十五年来山里坐,"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十五年"可能是诗人在山中隐居的时间长度,而“山里坐”则表明了他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不妨来此越精神。" 这句话中的“不妨”意指没有什么不好,"来此"即到这个地方,“越精神”则可能是对一种超脱物外、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隐居生活获得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构成了一幅和平、慈善与超脱世俗的美好画卷,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作·其十九

寒林日暮弄孤芳,解佩江妃浅淡妆。

惟有心情传不得,云英亲为捣元霜。

(0)

德安道中

红树青山分外妍,昨宵风雨又连天。

征途到此真如画,行过倪迂又米颠。

(0)

游焦山

曈昽晓色开扶桑,水光接天云连江。

一痕翠黛出云表,虚无缥缈江中央。

初疑可望不可即,仙山遥指烟苍茫。

须臾尽埽众峰出,快哉一苇原可杭。

顺流十里到山麓,古木森秀罗成行。

盘旋至顶豁开朗,天容海色同青苍。

大江浩浩日奔泻,东南巨浸何汪洋。

兹山万古流不去,怒涛骇浪时舂撞。

山腰更访焦隐处,古洞深窈岩花香。

老僧携锄采芝朮,一径导引归禅堂。

摩挲旧物列周鼎,相与考古弥精详。

山门留此作永镇,魑魅惊走蛟龙藏。

当年瘗鹤剩碑石,字画断缺空徬徨。

得游名山愿已慰,况睹宝物神逾扬。

蒲圃茶话更良久,松寥阁外俄斜阳。

出门一笑竟归去,打桨不觉长波长。

是时澄江净如练,众峰环列皆屏张。

中流回望碧螺髻,玉鬟招手仙人乡。

(0)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其三

林壑苍茫雨正霏,被风吹散入斜晖。

断云一缕无归处,飞入船窗傍客衣。

(0)

翟家庄逆旅壁间澉上钓徒八绝绝佳依韵和之·其四

石泉饮马溜珑玲,照我尘容酒欲醒。

十载不堪回首忆,空馀两鬓对山青。

(0)

北上留别泾皋同志

断送秋光又一年,芙蓉寂寞冷江烟。

登山临水将归客,破浪乘风未了缘。

对酒歌成宜楚调,载书装重笑吴船。

牢愁别绪何须诉,日日孤云落照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