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0)
注释
鸾镜:古代铜镜,用来照影子。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美貌。
愁发换:因愁苦而头发变白。
隐龙蟠:形容时光如龙盘旋,暗示岁月流逝。
红颜改:青春容貌的改变。
白日残:指白天渐渐消逝。
玉匣:精致的妆奁,存放化妆品或首饰的盒子。
阑干:栏杆,这里指妆奁边的栏杆。
翻译
无法用鸾镜照见自己的容颜,蛾眉再美也难以面对。
未曾察觉愁苦已使黑发变白,只能看到时光如隐龙盘旋而过。
不满足于青春容貌的凋零,更伤心于白日的匆匆流逝。
今日打开妆奁,映入眼帘的是憔悴的自己,泪水涟涟打湿了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杂曲歌辞·昔昔盐》中的片段,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个人情感无法挽留的哀伤。从文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一面古镜和眉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的珍惜与不舍。

“鸾镜无由照”中的“鸾镜”,在古代通常指的是装饰精美的铜镜,这里象征着审视自我的工具。镜中映出的不仅是外貌,还有内心的情感变化。“蛾眉岂忍看”则描绘了一种难以承受的美丽,蛾眉即古代对美女眉毛的形容词,这里通过“岂忍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丽的不舍和珍惜。

“不知愁发换”意味着诗人的忧愁无处安放,不知如何排解。"空见隐龙蟠"中的“隐龙”,常用来比喻深藏不露的才能或境界,这里则可能暗指美好的东西往往隐藏而难以捕捉。

“那惬红颜改”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偏伤白日残”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痛感。"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中,“窥玉匣”可能暗示着诗人在今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双泪落阑干”则是对这一刻深切情感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段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镜子、眉妩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个人情感无法挽留的哀伤。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再次权店

摄官强四月,被役乃三来。

把炬寻山路,传餐就水隈。

忧荒早头白,忍事竟心灰。

客姓途人记,官程驿吏催。

梁园即此路,何恋不南回。

(0)

送别德兆武选放归

燕郊秋已甚,木叶乱纷纷。

失路还为客,他乡独送君。

罢归时共惜,弃置古常闻。

莫作空山卧,令人望白云。

(0)

病起读书台小坐

病起怯登台,伤春独坐来。

鸟鸣移白昼,花落点苍苔。

尽日重门掩,焚香一卷开。

知无奇字问,不是草《玄》才。

(0)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唐尧一章七句·其十九

务成昭,惟唐尧。钦明秉德群后朝。

建礼缦缦歌庆霄。屈轶在廷礼不彫。

茅茨土阶以逍遥。望云就日谁敢骄。

(0)

符子入秦郊游

寒日行白陆,朔吹扬飞尘。

送客往广陌,中情多苦辛。

野云覆长路,孰识东西秦。

临发执前绥,愿为陈所因。

瞻彼二黄鹄,泪下不能伸。

(0)

题南山卷二首·其二

三年为客向并州,两见南山属暮秋。

宋玉多愁应有赋,梁王高兴几登楼。

炉烟孔雀新屏上,花气芙蓉别殿头。

今日赓歌樽酒里,瑶华岂少报应刘。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