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舞临周宴,清欢一夕同。
圣情春浩荡,天翰日昭融。
袅袅金飙度,厌厌玉漏中。
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
万舞临周宴,清欢一夕同。
圣情春浩荡,天翰日昭融。
袅袅金飙度,厌厌玉漏中。
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
这首明代杨一清的诗《又六首·其六》描绘了一幅宫廷盛宴的欢乐画面。"万舞临周宴"展现出盛大而繁复的舞蹈在周朝宴会中举行,气氛热烈。"清欢一夕同"则强调了在这一夜的清雅欢乐中,君臣共享。"圣情春浩荡"表达了皇帝的恩泽如春天般广阔,"天翰日昭融"象征着皇恩如阳光般温暖照耀。
"袅袅金飙度"描绘了音乐旋律的悠扬,"厌厌玉漏中"则通过漏壶的滴水声,暗示时间在欢乐中悄然流逝。最后两句"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写众人在歌声中沉浸,直到宴会结束,外面的钟声已在花香中响起,寓意着夜宴的圆满和时光的流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繁华与欢乐,同时也寓含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