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悠悠至千丈,岁月之后乃可望。
老夫一日春雨中,手暖心閒笔初放。
徂徕合抱三百株,生捉龙蛇眠纸上。
培之以墨土何功,根叶不惊神亦王。
傍人谓我夺造化,毕宏伟偃仍相诳。
一舒一卷风雨生,满堂错愕空相向。
还疑秋子打窗扉,亦觉春花扑屏幛。
久无采录我何嗔,自倚胸中意为匠。
寸■悠悠至千丈,岁月之后乃可望。
老夫一日春雨中,手暖心閒笔初放。
徂徕合抱三百株,生捉龙蛇眠纸上。
培之以墨土何功,根叶不惊神亦王。
傍人谓我夺造化,毕宏伟偃仍相诳。
一舒一卷风雨生,满堂错愕空相向。
还疑秋子打窗扉,亦觉春花扑屏幛。
久无采录我何嗔,自倚胸中意为匠。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题松卷》,描绘了他在春雨中欣赏松树并创作画作的情景。诗中“寸■悠悠至千丈”形象地写出松树生长的缓慢与壮观,寓意时间的积累和事物的成长。沈周自述在春雨中手握温润的笔触,赋予松树生命力,将龙蛇般的形态绘于纸上,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
“徂徕合抱三百株”描绘了松树的庞大,而“培之以墨土何功,根叶不惊神亦王”则赞美了松树坚韧的精神,即使在墨土中也能傲然挺立。旁人对他的赞誉和误解,如“傍人谓我夺造化”、“毕宏伟偃仍相诳”,反映出沈周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
最后两句“一舒一卷风雨生,满堂错愕空相向”,描绘了松卷的动态美和观者们的惊讶,以及诗人自我陶醉于胸中构思的艺术世界。整首诗通过松树的描绘,表达了沈周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海上三神山,虚无切太清。
黄金装宫阙,白玉三重城。
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
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
凤凰舒羽仪,玄鹤集云亭。
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
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
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
山鸟何太奇,五文分毛质。
渴饮元露浆,饥食碧梧实。
终年不飞鸣,时为幽人出。
我欲执此鸟,施罗叹无术。
神物任变化,何必相促迫。
昔有孤高士,炼食朱明陲。
丹成日飞升,遗灶今在兹。
旷哉超世心,千古有馀思。
黄鹄不可驭,欲往终难期。
置此杳冥事,攀云信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