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得此曾楼,故迹重游路已迷。
拾翠阶前烟漠漠,寻芳亭畔草萋萋。
空庭燕去巢犹在,小院人归鸟自啼。
追忆十年浑似梦,不堪再问旧芸闺。
儿时记得此曾楼,故迹重游路已迷。
拾翠阶前烟漠漠,寻芳亭畔草萋萋。
空庭燕去巢犹在,小院人归鸟自啼。
追忆十年浑似梦,不堪再问旧芸闺。
这首清代诗人俞庆曾的《过旧居有感》描绘了诗人重游儿时故居的感慨。首句“儿时记得此曾楼”,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暗示时光流转。接下来,“故迹重游路已迷”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昔日熟悉的小径如今却让人迷失方向。
“拾翠阶前烟漠漠”和“寻芳亭畔草萋萋”通过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烟雾笼罩的台阶和茂盛的野草,都寓示着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消磨。
“空庭燕去巢犹在,小院人归鸟自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寥,空荡的庭院里只有燕子离去后留下的空巢,小院中人去楼空,只有鸟儿的自鸣声回荡,显得格外冷清。
最后两句“追忆十年浑似梦,不堪再问旧芸闺”,诗人感叹过去的十年恍如一梦,旧日的生活场景如同梦幻般遥远,更无法再去探寻那些曾经的闺阁往事,流露出深深的怀旧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故居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雾月晓花啼,柳冷莺梦怯。
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
清思如静水,红从笑颊起。
背灯换溽衣,倩郎收珰珥。
别泪浸兰被,恩爱等蝉翅。
银箸拨香灰,写作天长字。
塔灯绕层橑,红阑对大道。
昔时合欢场,今见高冢草。
枫根闻鬼语,乡音带淮楚。
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
穷冬夜冷兰烟黑,死字传来听不得。
白日谁昉鬼射人,昏荒颇怪天如墨。
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小杯击筑大杯舞,优儿牙板角盘盘。
别来愁绝湘鳞字,蜡花笺子无高翅。
铜雀台边万缕肠,馆娃宫里千行泪。
麒麟蹶地青鸾叫,不得生书得死报。
帝前金管岂无人,何必如花一年少。
天公错注不回头,银匣沉沉地下愁。
漳水万年嘶石马,虎号龙愁两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