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
《昭君》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龙荒夜半起悲风,坐悔容颜傲画工。

一曲琵琶残月落,愁看孤雁入秦中。

(0)
鉴赏

这首诗《昭君》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龙荒夜半起悲风”,以“龙荒”这一充满神秘与辽阔感的地名,以及“夜半”这一时间点,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环境的艰苦。紧接着,“起悲风”三字直接点明了情感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段哀伤的故事展开。

第二句“坐悔容颜傲画工”,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揭示了对自身形象的反思与后悔。这里的“傲画工”既指王昭君对画师技艺的高超感到自豪,也暗含了她对命运安排的无奈与不甘。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一曲琵琶残月落”,以琵琶声与残月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与离别、思乡、哀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一句“愁看孤雁入秦中”,以“孤雁”这一孤独的意象,象征着王昭君远离家乡、独自行走的命运。秦中,泛指古代陕西省一带,这里用以指代昭君最终的归宿之地。通过“愁看”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深深同情与哀怜。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与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这首诗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深度又富含个人情感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贾谊

措置由来有后先,运行无迹盍观天。

色黄数五疑非急,此事知君正少年。

(0)

十一月

欲雪还成雨,垂霜却变阴。

封疆五岭近,甲子二冬深。

密叶犹低户,微风尚快襟。

松筠杂萧艾,都有岁寒心。

(0)

城楼晚望

城楼高跨天中央,登临举目极四荒。

苍云彤霞物象变,落日清风天气凉。

树深蒙密幽鸟语,山势蝉联烟霭长。

溪流渰渰东下去,安得扁舟还故乡。

(0)

书所见

昂昂林边鹤,何事不天飞。

徘徊方塘面,独啄青苔衣。

得非恋其傍,修竹垂芳菲。

高竿擢春秀,清影弄朝晖。

曾于画图见,恍若迷是非。

兴与佳景会,悠然久忘机。

(0)

食梨

东方早寒雪霜挚,新梨十月已满市。

削成黄蜡圆且长,味甘骨冷体有香。

芳尊命友先众果,百十磊砢升君堂。

赠君玉壶层冰之皎洁,副以金茎皓露之清凉。

奈何拨火取煨栗,梨虽至美或不尝。

颦眉三咽手摩腹,谓此发病为第一,夺之儿口饧止哭。

君不记南方无此物,五更酒渴唤水时,思此千里莫致之。

及今乃以多见贱,南方橘柚东方梨。

(0)

夏日龙井书事·其四

朅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

好鸟未尝吟俗韵,白云还解弄奇姿。

藤花冉冉青当户,竹色娟娟碧过篱。

不羡故人探禹穴,短桡孤榜逐涟漪。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