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堂,野有繁霜。我心悽悽,不可暂忘。
岂无旨酒,可以燕游。岂无琴瑟,可以娱忧。
瞻彼日月,终古而在。百岁之期,宁莫我贷。
人亦有言,道忧世促。千载一遇,匪迟伊速。
异世而合,夜梦周公。同堂而违,仰视飞鸿。
秋有枯槁,春荣则多。嗟我人斯,其如命何。
蟋蟀在堂,野有繁霜。我心悽悽,不可暂忘。
岂无旨酒,可以燕游。岂无琴瑟,可以娱忧。
瞻彼日月,终古而在。百岁之期,宁莫我贷。
人亦有言,道忧世促。千载一遇,匪迟伊速。
异世而合,夜梦周公。同堂而违,仰视飞鸿。
秋有枯槁,春荣则多。嗟我人斯,其如命何。
这首《短歌行》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开篇以“蟋蟀在堂,野有繁霜”描绘出秋日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我心悽悽,不可暂忘”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哀愁与无奈,感叹时间难以忘怀的沉重感。诗人借酒宴、琴瑟等物象,表达寻求慰藉的愿望,但最终意识到这些都无法改变生命的终局。
“瞻彼日月,终古而在。百岁之期,宁莫我贷。”诗人抬头望向永恒的日月,感叹自己的生命只是短暂的一瞬,无法逃脱岁月的无情。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人亦有言,道忧世促。千载一遇,匪迟伊速。”引用俗语,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指出生命中的机遇难得,不容错过。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思考。
“异世而合,夜梦周公。同堂而违,仰视飞鸿。”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在梦中与周公相遇,或许象征着对古代智慧的向往;而现实中与亲人分别,仰望飞翔的大雁,则反映了对相聚不易的感慨。
最后,“秋有枯槁,春荣则多。嗟我人斯,其如命何。”诗人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为喻,感叹人生的起落无常,面对命运的安排,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整首诗在深沉的思考中,流露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道人雅自毛仙伯,元白韩刘诗卷多。
解道蕊珠宫里住,尽应翻作步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