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梧叶霜黄蓼穗红,秋光都在荡摇中。

枯蝉阅世馀残嘒,归燕将雏傍露丛。

举国醉乡同失日,楞伽性海尽飘风。

凡夫未有安禅法,对此茫茫百感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循环。首句“梧叶霜黄蓼穗红”以梧桐叶变黄、蓼草穗呈红色,形象地勾勒出秋天的色彩斑斓,霜降的寒意透过黄叶传递出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秋光都在荡摇中”一句,将秋光拟人化,仿佛秋光在轻轻摇曳,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

“枯蝉阅世馀残嘒,归燕将雏傍露丛”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枯蝉的鸣叫虽已接近尾声,但其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并未结束;归燕带着幼雏在露丛边飞舞,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不朽,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举国醉乡同失日,楞伽性海尽飘风”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里“醉乡”可能指的是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醉与忘我,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楞伽性海”借用佛教术语,象征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觉悟,而“尽飘风”则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凡夫未有安禅法,对此茫茫百感同”点明了主题,无论是面对自然美景的沉醉还是内心的波动,都让人产生共鸣,感受到生命中的种种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感悟。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赠张鸣善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

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0)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其二

莫辞同宿掩书帏,乱后萧条故旧稀。

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0)

西斋庭前海棠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

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0)

泐禅师室中晚坐

绿阴欲满寺,禽鸣春雨余。

聊因简牍暇,窗下阅僧书。

(0)

送黄主簿之湖洲归安县

我歌柳恽诗,送子南汀发。

山城逢社雨,绿树啼莺歇。

留连孤艇迟,惆怅双瓶竭。

高士尚为簿,休惭府中谒。

无事坐闲厅,弹琴看湖月。

(0)

纪行诗八首·其三竹筱

冻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

回睇三山外,残阳霭余明。

江神不扬波,归流淡且平。

使者诚宣德,国家有威灵。

笳鼓发中州,棹讴悲且清。

酾酒凌长风,篇翰倏已成。

尝读皇华章,征夫任匪轻。

愧无咨诹效,何以答皇情。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