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一》
《咏史·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绛帐何人拜马融,已应羞面见儿童。

早知自照头颅丑,枉用文章杀李公。

(0)
翻译
谁在深红色帷帐前向马融致敬?
他恐怕已经羞于面对孩子们了。
注释
绛帐:深红色帷帐,古代学宫中讲学的地方,代指学问渊博的老师。
马融:东汉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
羞面:感到羞愧,不好意思。
儿童:这里暗指无知的年轻人。
头颅丑:比喻自己的学识浅薄或形象不佳。
枉用:白白地,徒然。
文章:这里指学问、文章才华。
杀李公:传说李陵因写文章讽刺汉武帝而被杀,此处借指因学问招致灾祸。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史(其一)》,出自宋代诗人孙应时之手。诗中通过对古人故事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看法。

“绛帐何人拜马融”,此句描写的是古代名士马融受到人们的尊崇,其地位如同高悬的红色帷幕(绛帐)一般显赫。这里通过“何人”二字,反衬出马融的声望之大,以及他在当时被人敬仰拜服的情景。

“已应羞面见儿童”,这句则透露出诗人孙应时对历史上的某些人物评价不高,觉得他们在后世小孩子面前也感到羞愧。这里的“羞面”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轻蔑态度。

“早知自照头颅丑”,此句是说诗人早已认识到自己外貌上的不足,用“头颅丑”形象地描绘出这种自我认知。同时,“自照”一词也表现了作者的自省之意,暗示他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品格有着深刻的反思。

“枉用文章杀李公”,这句诗则指的是历史上某些人滥用文字武器伤害他人,特别是“杀”字,显示出这种攻击行为的严重性。这里的“李公”可能特指某位被不公正评价的人物,也有可能泛指那些因文章而遭受不幸的士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品德、名誉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孙应时对于文字力量的警醒,以及他对那些滥用文学才能伤害他人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送人南归四首·其三

候馆停杯处,扁舟欲发时。

归帆投远浦,斜日隐层陴。

暑退秋来早,潮生月上迟。

经行逢胜槩,都付酒兼诗。

(0)

燕山寄弟原启

金陵别我去潇湘,三见春风总断肠。

此日燕山重相忆,碧桃又吐小园香。

(0)

禁系省咎与傅生

端笏龙墀三十年,心持冰檗日乾乾。

宁知卞玉青蝇污,犹幸秦台宝镜悬。

夜枕悠悠萱草梦,晴窗耿耿鹡鸰篇。

天门何日金鸡出,鹏翼重看万里骞。

(0)

至日喜雪和胡祭酒韵

测候无烦六琯灰,一阳已趁雪飞来。

龙墀耿耿银铺地,凤阙棱棱玉甃台。

柳絮漫从春后舞,梅花喜共腊前开。

殷勤馆阁诸英俊,好和新诗送酒杯。

(0)

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诗韵

阳山远在上林东,原隰匀匀兽所同。

万乘时田亲阅骑,六师晓从竞腰弓。

霜飞玉盾连营白,日照龙旂夹仗红。

较艺场中谁最胜,驾前英卫万夫雄。

(0)

舟行值雨

江风浩浩吹江柳,碧流如泻翻琼玖。

扁舟一叶势欲飞,两岸青山入云走。

雨声滴滴敲篷鸣,我居篷底谁为情。

呼童洗盏酌新酒,自歌自酌攻愁城。

愁城既破我亦醉,谩拥轻衾欹枕睡。

梦回拭目推篷看,烟水茫茫不知处。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