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轩为丁彦鼎赋》
《兰轩为丁彦鼎赋》全文
明 / 刘炳   形式: 古风

隐居草堂临澹津,疏帘昼垂无市尘。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

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隐居草堂临澹津”,点明了人物所在之地——靠近平静水面的草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疏帘昼垂无市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世俗的宁静。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两句,通过对比青衫(象征官服)与缁鬓(黑发),以及对金钱地位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主人公不为物质所累、不慕荣华的高洁品质。“白眼乾坤不厌贫”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广阔天地和精神世界的热爱,而非物质财富。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描绘了室内装饰的雅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斑竹制成的窗棂与绿色的苔痕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室内的自然气息,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则通过书籍的堆积与砚台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生活的另一面——读书与创作。书籍的沉寂与墨池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的静谧与活力并存的状态。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将视线转向室外,兰花的种植与香气的弥漫,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芬芳。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以远眺的视角,描绘了远处山川的碧绿与露珠的清新,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诗人的和谐共生。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真挚乐趣的追求,拒绝追逐世俗的繁华与虚伪,回归自然与本心。

最后,“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以浪漫的想象,预示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如同仙子般的生活,充满了神秘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与理想的深刻感悟与追求,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刘炳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溪滨

柴门咫尺即溪滨,赋得新诗似写真。

蒲芽短短桃花水,燕子飞飞杨柳春。

(0)

木犀次万侍御韵

木犀旧种开何晚,今岁初开拟细看。

叶薄青瑶云弄影,花明金粟露生寒。

妙香闻处遥支策,小朵簪时屡拭冠。

独绕芳丛成百匝,西风忘却葛衣单。

(0)

故太傅于公谦

太傅出南方,眉宇天人表。

曩在英庙朝,谠论多了了。

三边正统末,兵戈日俶扰。

先皇巡朔方,敌骑伏潢沼。

黄云阨塞垣,仙仗迷周道。

法驾一蒙尘,作意索金宝。

京城既摇动,和议杂纷纠。

公时赞戎机,决策截澜倒。

告庙定储君,誓众守隍堡。

耀兵向阴山,直欲举征讨。

居庸扼咽喉,铁马岂得捣。

坐令敌计穷,食尽师遂老。

翠华果全归,黄屋免再造。

虽重获罪戾,社稷功非小。

功高反杀身,于古亦常有。

固由天威赫,实为青蝇挠。

天日终辉辉,即见是非瞭。

神衷启后圣,殊锡达幽眇。

忆昔靖康乱,谋国何草草。

堂堂宋诸良,唯唯遵和好。

甘心拜仇敌,所以至绝岛。

直书在史氏,公节须皦皦。

(0)

同年刘丹棱见过道及己未下第会孟津涂中事感而赋此

自别河阳驿,于今二十年。

轰豗忧正急,倾覆意常悬。

共济欢无极,同归事可怜。

此时俱尚老,语及欲潸然。

(0)

圯桥进履

蹙项诛秦只绪馀,争如云壑赤松居。

也知高帝轻儒者,终负先生手授书。

(0)

斗酒吟

我有磊磈怀,斗酒不能下。

有时忽一作,中夜每自诧。

大呼满掬槽头珠,千滴万滴恨未除。

昆阳虎斗壮士走,龙韬安用囊中书。

先人遗我百金剑,我每佩之生死俱。

赤蛟青兕不试用,风霜枉杀江南鱼。

叱奴停杯莫更酌,拂拭龙光倚太虚。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