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草堂临澹津,疏帘昼垂无市尘。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
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
隐居草堂临澹津,疏帘昼垂无市尘。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
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隐居草堂临澹津”,点明了人物所在之地——靠近平静水面的草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疏帘昼垂无市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世俗的宁静。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两句,通过对比青衫(象征官服)与缁鬓(黑发),以及对金钱地位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主人公不为物质所累、不慕荣华的高洁品质。“白眼乾坤不厌贫”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广阔天地和精神世界的热爱,而非物质财富。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描绘了室内装饰的雅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斑竹制成的窗棂与绿色的苔痕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室内的自然气息,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则通过书籍的堆积与砚台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生活的另一面——读书与创作。书籍的沉寂与墨池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的静谧与活力并存的状态。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将视线转向室外,兰花的种植与香气的弥漫,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芬芳。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以远眺的视角,描绘了远处山川的碧绿与露珠的清新,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诗人的和谐共生。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真挚乐趣的追求,拒绝追逐世俗的繁华与虚伪,回归自然与本心。
最后,“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以浪漫的想象,预示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如同仙子般的生活,充满了神秘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与理想的深刻感悟与追求,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太傅出南方,眉宇天人表。
曩在英庙朝,谠论多了了。
三边正统末,兵戈日俶扰。
先皇巡朔方,敌骑伏潢沼。
黄云阨塞垣,仙仗迷周道。
法驾一蒙尘,作意索金宝。
京城既摇动,和议杂纷纠。
公时赞戎机,决策截澜倒。
告庙定储君,誓众守隍堡。
耀兵向阴山,直欲举征讨。
居庸扼咽喉,铁马岂得捣。
坐令敌计穷,食尽师遂老。
翠华果全归,黄屋免再造。
虽重获罪戾,社稷功非小。
功高反杀身,于古亦常有。
固由天威赫,实为青蝇挠。
天日终辉辉,即见是非瞭。
神衷启后圣,殊锡达幽眇。
忆昔靖康乱,谋国何草草。
堂堂宋诸良,唯唯遵和好。
甘心拜仇敌,所以至绝岛。
直书在史氏,公节须皦皦。
《故太傅于公谦》【明·郑善夫】太傅出南方,眉宇天人表。曩在英庙朝,谠论多了了。三边正统末,兵戈日俶扰。先皇巡朔方,敌骑伏潢沼。黄云阨塞垣,仙仗迷周道。法驾一蒙尘,作意索金宝。京城既摇动,和议杂纷纠。公时赞戎机,决策截澜倒。告庙定储君,誓众守隍堡。耀兵向阴山,直欲举征讨。居庸扼咽喉,铁马岂得捣。坐令敌计穷,食尽师遂老。翠华果全归,黄屋免再造。虽重获罪戾,社稷功非小。功高反杀身,于古亦常有。固由天威赫,实为青蝇挠。天日终辉辉,即见是非瞭。神衷启后圣,殊锡达幽眇。忆昔靖康乱,谋国何草草。堂堂宋诸良,唯唯遵和好。甘心拜仇敌,所以至绝岛。直书在史氏,公节须皦皦。
https://shici.929r.com/shici/RRyspSi.html
我有磊磈怀,斗酒不能下。
有时忽一作,中夜每自诧。
大呼满掬槽头珠,千滴万滴恨未除。
昆阳虎斗壮士走,龙韬安用囊中书。
先人遗我百金剑,我每佩之生死俱。
赤蛟青兕不试用,风霜枉杀江南鱼。
叱奴停杯莫更酌,拂拭龙光倚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