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螺潋滟水晶盘,斗削风烟面面看。
地涌楼台千蜃结,天回波浪六鳌蟠。
山形自挟秋云壮,海色遥将曙日寒。
恍忽龙宫吟啸起,何人玉笛倚栏干。
青螺潋滟水晶盘,斗削风烟面面看。
地涌楼台千蜃结,天回波浪六鳌蟠。
山形自挟秋云壮,海色遥将曙日寒。
恍忽龙宫吟啸起,何人玉笛倚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宛如一幅动态的画卷。"青螺潋滟水晶盘"以比喻手法,将金山比作姿态秀美的螺纹与清澈如镜的水晶盘,形象生动。"斗削风烟面面看"则写出山势陡峭,峰峦竞相入画,风烟缭绕的景象。
"地涌楼台千蜃结,天回波浪六鳌蟠"运用神话色彩,形容金山周围海市蜃楼般的楼台和仿佛连结天地的波浪,展现了海天一色的奇幻景观。"山形自挟秋云壮,海色遥将曙日寒"进一步描绘了山的雄浑和海的辽阔,以及早晨的寒意,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恍忽龙宫吟啸起,何人玉笛倚栏干"以龙宫和悠扬的笛声作结,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回味无穷。整体而言,王世贞的《登金山(其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的雄奇之美,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