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看花懒,吟诗味亦忘。
此花谁可赋,顾曲有周郎。
不独看花懒,吟诗味亦忘。
此花谁可赋,顾曲有周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对陈师道教授所赠黄梅诗的回应,通过“次韵”形式创作,表达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陈师道教授的敬意。
首句“不独看花懒”,诗人以“看花懒”为引子,暗含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投入,不仅仅是对外在景物的欣赏,更是一种内在情感的流露。接着,“吟诗味亦忘”,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沉浸感,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在诗歌的韵味之中。
“此花谁可赋,顾曲有周郎。”这两句则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将诗歌创作比作赋诗,将自己比作能够欣赏曲艺的周郎(三国时期著名音乐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陈师道教授这样的高手进行诗歌交流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与陈师道教授相匹配,共同探讨诗歌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诗歌创作体验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渴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相互切磋、共同提升的文化氛围。
岁在丁丑春,东风转花柳。
来从天池游,剑光动星斗。
君有倜傥怀,平居敦孝友。
气压波涛翻,声吹鲲鲸吼。
高谊薄曾云,片言解纷纠。
偶坐逢故人,倾倒接杯酒。
书屋临大江,竹阴覆晴牖。
畦蔬绕回塘,粳稻满南亩。
甘旨奉亲馀,此乐真罕有。
蹇余客平原,契阔岁年久。
云树晚苍苍,思君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