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僧形象,他已七十六岁高龄,岁月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修长的眉毛布满了霜白,头顶也堆积了如雪的白发。诗人听说这位老朋友的眼睛患有疾病,不禁产生了关切之情,询问何时能扶杖前来崇寿寺相见。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僧人的老态和诗人对友情的牵挂,流露出淡淡的哀婉与温情。
星拱尧眉,日临云幄,晓天初静炎曦。
香凝翠扆,花笼禁殿风迟。
彩山高与云齐。
奉明主、玉斝交挥。
庆天申旦,九州四海,同咏昌时。
今年麦有双歧。
别有琅玕并节,深秀联枝。
丰世瑞物,嘉祥效祉熙熙。
坐中莫惜沈醉,仰三圣、玉德光辉。
献南山寿,严宸万载,永奉垂衣。
长安有狭斜,劣劣通香毂。
道逢二少童,问君住何曲。
我家本神京,住近濯龙北。
长子爵执圭,次子为相国。
小生无高位,校讐在天禄。
三子俱下来,游人住行足。
三子俱入门,金紫照华屋。
三子俱升堂,戏彩弄丝竹。
大妇缝罗襦,中妇裁冰縠。
小妇调鸣筝,切切声相续。
丈人幸安坐,置酒奏新曲。
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
扶桑高扶疎,森耸数千里。
碧椹杂青葱,蟠桃映瑶水。
离离间朱实,凤鸟护丹蕊。
灵风洒兰林,空歌洞霄紫。
青童会群真,趣节召扬许。
安妃从元君,鸾旗翳沧渚。
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真气凄金石,聆之廓丹府。
灵波濯曜罗,朝元道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