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元气本虚无,红颜长者体如酥。
火里变身还火里,仙人得意号玄珠。
天生元气本虚无,红颜长者体如酥。
火里变身还火里,仙人得意号玄珠。
这首诗《还丹歌(其二)》由唐代诗人李玄光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探讨了道家炼丹术与内在精神修炼的哲理。
“天生元气本虚无”,开篇即以“虚无”为起点,暗示宇宙万物皆源于无形的本源,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红颜长者体如酥”,将人体比作细腻的酥,既描绘了生命的柔美,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考。
“火里变身还火里”,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炼丹过程中的火焰比喻为人生的磨砺与考验,人在其中经历变化,最终回归自我,实现精神的升华。这不仅是对炼丹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修炼过程的哲学反思。
“仙人得意号玄珠”,结尾处,诗人以“仙人”自喻,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超越世俗、领悟宇宙真理的理想状态。这里的“玄珠”既是炼丹术中追求的至宝,也是智慧与真理的象征,寓意着修炼者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后,能够洞察宇宙奥秘,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生命、修行与超越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矫矫双凫塞陇分,武夷残雪半春云。
玉洞只愁仙隐去,洛阳花下不逢君。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
走马频看上苑花,回鞭几折青门柳。
青门曈曈鱼钥开,乳燕游丝相逐来。
柳下雕鞍留别袂,花间酒盏覆苍苔。
浮云去去辞城阙,芳草连天那可歇。
野店春风听早莺,关河晓树悬新月。
千里淮流双画桡,广陵驿前逢暮潮。
落日帆归扬子渡,青山家对伯通桥。
吾家流水元非隔,宛转胥台通巷陌。
草长难寻仲蔚居,林深不见陶潜宅。
清溪屋下可垂纶,复有莼羹足献亲。
君归倘食冰丝鲙,为念羁栖塞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