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遵严会,扬舲溯急流。
征涂非白马,水势类黄牛。
跳波鸣石碛,溅沫拥沙洲。
岸回槎倒转,滩长船却浮。
缘崖频断挽,挂壁屡移钩。
还忆青丝骑,东方来上头。
仗节遵严会,扬舲溯急流。
征涂非白马,水势类黄牛。
跳波鸣石碛,溅沫拥沙洲。
岸回槎倒转,滩长船却浮。
缘崖频断挽,挂壁屡移钩。
还忆青丝骑,东方来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于湍急河流之中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船只在险峻水域中前进的艰难与勇猛。
"仗节遵严会,扬舲溯急流。" 开篇即刻画出船只紧握着桨杆,与激流对抗的情景,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征涂非白马,水势类黄牛。"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河流的力量比作强悍的黄牛,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汹涌与力量。
"跳波鸣石碛,溅沫拥沙洲。" 波浪在岩石间跳跃发声,水花飞溅在沙洲上堆积,生动描绘出水势的猛烈和河流的曲折。
"岸回槎倒转,滩长船却浮。" 岸边曲折如同旋转的车轮,船只在长 滩中逆流而上,这两句强调了行舟者的技巧与勇气。
"缘崖频断挽,挂壁屡移钩。" 船行者紧紧抓住悬崖边缘,不断调整和移动固定船只的钩索,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险、机智应变的情操。
"还忆青丝骑,东方来上头。" 最后两句以往事回忆的口吻,提到“青丝骑”,可能是指年轻时期的英勇形象,或是某种特定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壮志未酬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坚韧。
年来五十筋力衰,不耐风霜不耐雪。
手为寒凋可铝磋,足为冻冽如刀切。
泥泞跋涉负涂豕,硗确陟降蟠山鳖。
攲行横行又跳行,忍痛忍饥复忍渴。
此劳此苦岂再堪,焚舟之战惟一决。
良夜禅房款一游,义心相与重山丘。
少陪文字赓酬乐,顿释胸怀鄙隐忧。
我愧反身无寸得,君方努力勇前求。
悬知日有新新益,还肯双鱼远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