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连千里,峰峰石上标。
北襟恒岳大,西接华山遥。
口外非戎索,关中本汉朝。
茫茫形胜在,天险为谁骄。
一石连千里,峰峰石上标。
北襟恒岳大,西接华山遥。
口外非戎索,关中本汉朝。
茫茫形胜在,天险为谁骄。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脉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地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石连千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太行山脉的辽阔与连绵不绝,仿佛一块巨石连接着千里的大地。接下来,“峰峰石上标”进一步强调了山脉的高耸与壮观,每一座山峰都像是在石上矗立的标志,彰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襟恒岳大,西接华山遥”两句,通过对比恒山和华山,进一步展示了太行山脉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它不仅与北方的恒山相连,还与西方的华山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山脉体系,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
“口外非戎索,关中本汉朝”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指出太行山脉不仅是地理上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战略的重要地带。它见证了无数战争的风云变幻,是古代边防的重要防线。同时,这里也是汉朝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茫茫形胜在,天险为谁骄”表达了对太行山脉自然美景与历史地位的赞叹。无论是其辽阔的景象还是险峻的地势,都是大自然与历史共同塑造的结果,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与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太行山脉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赞美。
燕妒身材,莺偷喉舌,妆成千种风流。
把画帘高卷,拥出秦楼。
手抱琵琶轻拨,弹不尽、旧恨新愁。
一般是,鸾飘凤泊,不必江州。回眸。
曲阑干外,青琐闼仙郎,笑整鹴裘。
想酒阑灯灺,艳福曾修。
一自凰池抛却,孤负了、檀板清讴。
销魂处,惟将画图,约略前游。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
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
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
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
名园行乐处,追欢笑,何限宝马香轮。
况遇风流刺史,潇洒遗民。
奈东望蒋州,春潮拍拍,北来瓜渚,暮雨纷纷。
还怕当歌对酒,忽又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