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萝倒拉石入溪,石势不肯一寸低。
呀然上耸拄山住,翻拉萝叶作云衣。
五丁力尽开一梯,萝云随势相蒙迷。
客来拨杖愁攀跻,瘦猿如鸟行能飞。
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
万萝倒拉石入溪,石势不肯一寸低。
呀然上耸拄山住,翻拉萝叶作云衣。
五丁力尽开一梯,萝云随势相蒙迷。
客来拨杖愁攀跻,瘦猿如鸟行能飞。
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
这首诗描绘了杮岭的壮丽景色,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诗人通过“万萝倒拉石入溪”、“石势不肯一寸低”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岩石与藤萝之间的力量较量,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与力量之美。接着,“呀然上耸拄山住,翻拉萝叶作云衣”两句,将岩石比作支撑山体的柱子,而藤萝则如同披上云彩的外衣,赋予了画面以动态和色彩。
“五丁力尽开一梯,萝云随势相蒙迷”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岭的险峻与神秘,仿佛是五丁神力开辟出的天梯,藤萝与云雾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客来拨杖愁攀跻,瘦猿如鸟行能飞”描绘了登山者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借瘦猿的灵活动作,反衬出山岭的险峻与自然界的生机。
“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则以水帘比喻瀑布,石梁则是指山间的桥梁或道路,琼台则象征着仙境般的美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壮观,也暗示了山中隐藏的神秘与永恒之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东山之地钟情灵,眼中景物兼赤城。
老松倒浸石欲坠,小溪新涨桥已平。
斯人爱此结幽契,偃仰十载无逢迎。
心源落落饱六籍,词锋烨烨摧五兵。
既非是甘泉石,又不为薄公卿,胡为久此岩之扃。
信知我生皆有命,区区宠辱何足惊。
一朝持铎乐安去,嗟哉吾道斯大鸣。
君不见晋朝谢安石,幡然一起慰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