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其一》
《送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幸甚他乡识老诚,孰知真意彻幽明。

通身实地无奇巧,接面春风有至情。

王事直须穷昼夜,宦途元不计公卿。

无端自被功名迫,汉节冲寒上玉京。

(0)
翻译
非常幸运在异乡遇到了真诚的人,谁能理解这深沉的真实心意。
他为人朴实无华,没有花哨的手段,待人接物却如春风般充满真情。
对待公务全力以赴,不分日夜,对于仕途升迁并不看重权贵。
没想到自己会被功名利禄驱使,像手持汉节的使者一样,冒着严寒前往京城。
注释
他乡:异乡。
老诚:真诚的人。
真意:真实心意。
幽明:深沉。
通身:全身。
实地:朴实。
奇巧:花哨手段。
至情:真情。
王事:公务。
穷昼夜:全力以赴。
宦途:仕途。
公卿:权贵。
无端:没想到。
汉节:象征朝廷的信物。
玉京:京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送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卢提刑的深深敬意和对其即将赴召的勉励之情。首句“幸甚他乡识老诚”,体现了诗人对卢提刑在异地相识的庆幸,认为卢氏为人真诚可靠。次句“孰知真意彻幽明”进一步赞扬了卢提刑内心的真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真实本色。

第三句“通身实地无奇巧”,赞美卢提刑行事朴实无华,不追求表面的机巧,强调其脚踏实地的品质。第四句“接面春风有至情”,则描绘出卢提刑待人接物时的温暖和深情,如同春风般和煦。

第五、六句“王事直须穷昼夜,宦途元不计公卿”,表达了对卢提刑忠于职守、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的肯定,鼓励他在公务中全力以赴。最后一句“无端自被功名迫,汉节冲寒上玉京”,以汉使持节出使的典故,寓意卢提刑肩负重任,即使面临严寒也要坚定地踏上赴召之路,表现出对他的崇高敬意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充满了激励与期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题杨从行湘诗卷

仙云寒锁碧瑶天,突兀吟坛北斗边。
试问凤凰谁得髓,竹林听雪对床眠。

(0)

戊戌冬仆客桂林雪中赵叔愚书张司业逢贾岛绝

朔风于水浸琼沙,曾共骚翁理钓槎。
对酒又吟端木叶,论诗还忆款冬花。
饥能驱我瓶储罄,老不饶人镜影华。
拟唤扁舟寻剡叟,岭梅潇菊各天涯。

(0)

咏史六首·东方朔

蜥蜴盆边解滑稽,且分社肉饱蛾眉。
刘郎最怕秋风冷,那听君言换殿帷。

(0)

咏史六首·高祖

逝骓走鹿各消磨,剑外功臣乘几多。
四皓两生元不听,故乡枉费大风歌。

(0)

访赵愚斋不遇谒者云入幕抵晚方归因成一绝奉

雪片梅花满砚池,芙蓉幕里客归迟。
今朝解了公家事,尽听辕门报酉时。

(0)

梅花七律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