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大地是春音,资始乾元默体寻。
故事岂徒宽大诏,孚衷常奉发生心。
今朝大地是春音,资始乾元默体寻。
故事岂徒宽大诏,孚衷常奉发生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规律的思考。
首句“今朝大地是春音”,开篇即以“春音”点明主题,暗示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美妙。这里的“春音”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更蕴含了生命的律动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次句“资始乾元默体寻”,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宇宙的起源与本质。乾元,指的是天地万物的初始状态,这里通过“资始”二字,强调了自然界的开端与基础。而“默体寻”则暗示了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需要静心倾听,通过内心的感悟去理解自然的法则。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哲学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之心。
后两句“故事岂徒宽大诏,孚衷常奉发生心”,转而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诗人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并非仅仅是宽大的诏令,而是需要人们内心真正理解和遵循的法则。这里的“孚衷”意为诚心诚意,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诗人倡导人们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接纳和顺应自然,将这种顺应自然的心态视为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深入探讨了自然与人类、宇宙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哲学的独到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往年九日菊未花,今年九日花尽嘉。
霜前寒蕊重重好,滁山不把龙山誇。
反扃官舍白日静,对汝悠悠两形影。
举杯相酹还自酬,花神醉未谁能省。
何处登高可披豁,茱萸更向花前掇。
不柰秋风生客愁,雁行吹断江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