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解装投上方,还寻老衲借绳床。
春寒自酌山城酒,夜静犹闻竹院香。
危坐万缘心境净,不眠孤枕漏声长。
因搜短句了清景,人事诘朝酬应忙。
落日解装投上方,还寻老衲借绳床。
春寒自酌山城酒,夜静犹闻竹院香。
危坐万缘心境净,不眠孤枕漏声长。
因搜短句了清景,人事诘朝酬应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在报恩寺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联“落日解装投上方,还寻老衲借绳床”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卸下行囊,寻求僧侣帮助,借用禅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归隐与静谧的氛围。
颔联“春寒自酌山城酒,夜静犹闻竹院香”则通过春夜的寒意和山城特有的酒香,以及竹院中飘散的香气,展现了诗人独自品味生活,享受自然之美的悠闲心境。
颈联“危坐万缘心境净,不眠孤枕漏声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诗人独自端坐,万念俱寂,即使深夜难眠,也只听见时间的滴答声,仿佛时间在此刻变得缓慢而悠长。
尾联“因搜短句了清景,人事诘朝酬应忙”则以诗人的创作活动收尾,他试图捕捉这清幽景色,用简短的诗句表达出来,但意识到明天还有繁忙的人事应酬,暗示了现实生活的压力与诗意追求之间的微妙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其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心态。
我曾一舸渡扬子,浩浩大江雄莫比。
谁解源从天上来,但流地中九万里。
瞿唐三峡虽未到,于杜甫诗今见此。
当其中律鬼神惊,抉造化奇细摹拟。
山村忽失树归云,石壁欲翻入霞绮。
此景有自开辟初,拈出方知绝妙理。
江边留滞茅堂贫,乐在千秋无闷矣。
近日宗苍亦画史,能得诗意斯人耳。
云乎江乎磅礴间,今兮古兮精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