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褒山因老二首·其二》
《和褒山因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岛可文章似出家,不将言语落浮誇。

雪中令我思风絮,天上因君合雨花。

一炷飞烟云天矫,数行佳树玉槎牙。

山高殊觉青霄近,扪虱南窗向日华。

(0)
翻译
岛屿上的文字如同出家人般淡泊,不使用华丽辞藻夸饰。
在雪景中,你的存在让我想起飘零的柳絮;在天空中,因为有你,仿佛连雨滴都如花绽放。
一缕轻烟在云天间自由舒展,几行优美的树木如美玉般错落有致。
身处高山,感觉接近青天,坐在南窗下享受阳光,心中却在思考着微小之事。
注释
文章:指文字、诗文。
出家:比喻超脱世俗,淡泊宁静。
浮誇:过分的夸饰或炫耀。
风絮:形容轻盈飘逸,如柳絮般。
雨花:形容雨滴如花落下,美丽而短暂。
飞烟:轻盈上升的烟雾。
玉槎牙:形容树木姿态优美,如玉雕般精致。
扪虱:古人常以捉虱子为闲适之举,此处可能象征悠闲思考。
南窗:古代常指书房或居所的南边窗户,寓意清静。
日华:阳光的光辉。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并蕴含哲理的诗作。开篇“岛可文章似出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不将言语落浮誇”则是说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深刻而不过度装饰的语言艺术。

接下来的“雪中令我思风絮,天上因君合雨花”两句,是在极尽自然美景之能事。雪花纷飞触发了对温暖的思考,而云间之物似乎因为某人的存在而汇聚成雨,化作绚烂的雨中之花,这里体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情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一炷飞烟云天矫,数行佳树玉槎牙”描绘了山间清幽的景象。一炷香燃起,袅袅烟雾仿佛触及高远的云端,而几行优美的树木在阳光下呈现出如玉般洁白的美丽。

“山高殊觉青霄近,扪虱南窗向日华”则是诗人在描绘自己隐居于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高山使得天空似乎更为接近,而诗人在南窗下,轻抚着细小的虫子(扪虱),向着明媚的阳光沉浸在日光的辉煌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湖守林子中同游道场

宝刹触南箕,林幽石磴危。

云霞随履舄,魍魉避旌旗。

遐寓乘新兴,深寻据古诗。

洼尊勿置酒,沆瀣已盈卮。

(0)

扬州作

春风何索寞,带雪入扬州。

尚想遗钗雀,曾观上玉钩。

真同一梦觉,坐想十年游。

邂逅逢孙楚,酣歌慰滞留。

(0)

续梅花百咏·其二十四蟠梅

树曲枝环久植根,冰霜历炼几晨昏。

丫杈古干形多怪,仿佛蟠龙绕故园。

(0)

杨柳枝九首·其三

带雨移根著意栽。两行阴里素馨开。

晴光长忆龙池水,曾照宫腰瘦影来。

(0)

谒金门

春梦窄。如虎东风连夕。踠地杨丝无气力。

调簧莺语涩。河满声中故国。不忍听伊消息。

飘送落英流水急。武陵仙路隔。

(0)

水调歌头.金缕怀古,拟东山

陈迹渺江浒,六代帝王居。

浮沤吹雨,泊舟河畔觅珍珠。

椒殿春移莲步,狎客狂吟琼树,长夜醉中徂。

谁遣韩擒虎,一战沼东吴。访红罗,歌白苎,蓦回车。

埭鸡催曙,千年沈睡破华胥。

依旧龙蟠虎踞,重见云连星聚,弹指辟榛芜。

翘首扶摇路,旌旆荡阳乌。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